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谷歌放弃雅虎,微软未必动心

(2008-11-06 19:23:02)
标签:

谷歌

放弃

雅虎

微软

收购

陈永东

互联网

分类: IT、互联网与手机

谷歌放弃雅虎,微软未必动心

文:陈永东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宣布放弃与雅虎之间的搜索广告交易,这一消息立即引来一片猜测:微软是否会卷土重来再次收购雅虎?

  一、谷歌放弃雅虎,引来一片猜测

  北京时间11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周三宣布放弃与雅虎之间的搜索广告交易,不再尝试克服来自反垄断监管机构及客户的压力,这立即引来了一片猜测。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雅虎应尝试再次与微软进行谈判,原因是雅虎现在的资产缩水近一半,现在收购雅虎将使微软付出更少的支出,也可以让雅虎找到“好的归宿”。

  但是,陈永东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不这么简单。

  二、雅虎也许动人,微软未必动心

  1、雅虎淡化影响,微软没有表态。雅虎对谷歌撤回交易将会带来的影响不以为然,并称这项交易对雅虎的产品发展蓝图来说只是增值性的,不会改变雅虎在搜索市场上创新和增长的承诺,使雅虎变得更加强大的基石与该交易无关。而微软曾经多次公开宣称不再有意收购雅虎,是延续欲擒故纵的策略,还是果真彻底放弃,现在还不明了,反正微软自己没表态。

  2、外界一厢情愿,双方各有算盘。一直以来,外界分析人士总是比较看好微软收购雅虎,每过一段时间都要预测和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微软与雅虎双方是各有算盘的。虽然收购是否成功有许多复杂的原因,但是纵观之前两公司的表现,双方各打自己的算盘、均无诚意是导致微软收购雅虎前期失败的主要原因。微软想拣便宜,雅虎想卖个高价否则称要保持独立。

  3、合作尚被监管,收购必引指控。仔细想想,如果雅虎和谷歌仅仅是合作,且是非排他性的合作,就被监管得这么厉害,那么微软收购雅虎就更应该被裁定为垄断,且是不折不扣的垄断,因为他们的邮件与即时通讯业务已经是业内最大的了。也就是说,简而言之,如果雅虎与谷歌的业务合作都被认为会产生垄断,那么微软全额收购雅虎,更可以被指控在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业务方面为垄断。

  4、雅虎虽然便宜,微软同样缩水。有不少人片面地认为,由于股份大幅下跌,雅虎现在显得很便宜,并分析微软此时会“该出手时就出手”。其实不然,因为雅虎虽然便宜了不少,但是微软的资产同样也缩水了,微软现在收购雅虎的钱的价值与2月或5月时实际相差不多。也许,微软觉得这笔钱同样也可以收购些其他公司,说不定有些公司的市值下跌比雅虎还大呢,而数月前当时收购雅虎的钱可能还买不下这些公司呢。

  三、假如微软有意,瞄准搜索广告

  如果微软当真动心,有意卷土重来再次提出收购雅虎,那么,陈永东在《微软仅收购雅虎部分业务方明智》早就提出了微软的策略:微软在对雅虎的收购过程中,其实根本没必要将雅虎的全部业务都收购,不如只收购雅虎部分关键的、对微软最有利的业务:搜索、广告与视频。抓住了这三块就抓住了收购的重点与要害,而且只要花费较少的收购费用。

  只不过,微软公司的决策层能始终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建议,只给了雅虎盛气凌人的感觉。

  当然,现在微软、雅虎、谷歌公司发展中都有不同的问题,但看起来,许多时候三足鼎立的情况更容易出现,谁愿意被别人完全吞并完全失去自主权?除了持有某个公司股份特别多的一些大股东,他们在算总账,哪种方案能使它们眼前的财富增加,他们就会推崇那种方案。

  总之,雅虎的命运如何,在较长的将来仍将是个谜!

 

附:陈永东评微软收购雅虎系列:
===========================================================
作者:陈永东
博主网易博客:http://163cyd.blog.163.com
博主搜狐博客:http://cydsohu.blog.sohu.com
博主电子邮箱:cyd888@sina.com
===========================================================
走过,路过,顺便看看博主建立的圈子
“新媒体创意圈”:http://q.blog.sina.com.cn/newmediaq
“电子商务评论”:http://q.blog.sina.com.cn/ecquan
“上戏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stablog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