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指的节节攀升,“牛市论”再一次在A股市场盛行来开。不仅有摩根大通的龚方雄表示目前A股处在牛市初期,基金经理表示A股市场已进入牛市第一阶段;而且来自香港的曹仁超“股神”更是表示“2010年起,A股将进入30年牛市”,给当前火爆的A股市场“火上浇油”。
A股将迎来30年大牛市,而且2009年A股的大幅上扬还不包括在内,果真如此,投资者赚大了。问题是,会有“30年大牛市”吗?
其实,别说是“30年大牛市”,就是“10年大牛市”,对于A股市场也是一种奢谈。还在2006年末、2007年初的时候,当时的大牛市正在进行中,股市里就传出了“黄金十年”的说法。股市不仅因此掀起了一轮“全民炒股”的高潮,不少投资者更是借钱炒股、抵押房产炒股。然而,股市好景不长,在2007年10月创下6124点的历史高点之后,便一路下行,中国股市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熊市。“黄金十年”仅仅只持续了两年时间,那些信奉“黄金十金”的投资者损失惨重,“黄金十年”成了中国股市大忽悠的代名词。中国股市“黄金十年”都不能维持,又何来“30年大牛市”呢?
“香港股神”之所以断言A股将进入30年大牛市,主要源自于“香港经验”。
曹仁超认为:80年代香港经济由出口主导转为内需带动,香港股市由1982年12月一直上升到2007年10月约25年。因此,在国内经济也面临由出口刺激经济发展转为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曹仁超断言A股市场将迎来30年的牛市。但曹仁超的“香港经验”本身就是错误的,香港股市根本就不存在25年的牛市。
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熊市的确认问题。世界经济总是向前发展的,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股市运行的总趋势也是向上的。如果我们把这种总体向上运行的趋势认定为牛市的话,那么,股市是没有熊市的。之所以还有“熊市”,是因为股市在上行的过程中会有下跌,而当跌幅达到一定比例时(如30%),通常认定为熊市确立。根据这样的观点,香港显然没有25年的牛市。因为从1982年12月到2007年10月这近25年的时间内,香港股市明显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引发的股市暴跌,当时的港股接近于崩盘。而2004年2月到2004年4月间,香港股市的跌幅接近50%。这两个阶段明显不属于牛市。
而且,大陆股市并不适用香港经验。从大陆经济的发展来说,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国内居民不仅收入低,而且社会保障缺乏,国民一方面是不敢消费,另一方面也没钱消费。而就国内股市本身来说,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各种问题很多:大小限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股市为融资服务而不是为投资服务,上市公司回报意识差,缺少投资价值;股市投机性强;A股还是一个政策市等。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显然不能简单照搬“香港经验”,更不可能有“30年大牛市”。
其实,尽管曹仁超有“香港股神”的美名,但实际上他的观点也有不正确的时候。比如今年年初的时候,“曹股神”表示,2009年股市不宜散户。但事实表明,2009年上半年正是投资者赚钱的大好机会,“散户不宜”显然是错误的。因此,这就不排除“30年大牛市”的说法将是“曹股神”的又一错误,是对A股市场投资者的忽悠。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610/2009061002190072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