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些尚未进行股改的公司称之为股改“剩菜”应是非常合适的。而只要不是大吃大喝,那么这“剩菜”的特点就是“精华很少、糟粕甚多”。实际上,这股改“剩菜”也正是如此。由于股改采取的是“先易后难”、“靓女先嫁”的办法,所以,一些容易股改的公司,一些业绩不错的公司基本上都被纳入到股改公司之中了。如今剩下的未股改公司以股改“困难户”及其业绩平庸公司、垃圾公司居多。因此,对于这样一些未股改公司,投资者没必要对其留恋。更何况,对于这些不能及时股改的公司,管理层还准备推出边缘化的措施来,作为投资者来说,更没必要为此承担风险了。
也许,在剩下的未股改公司中也还确实存在着少数的“好公司”,如中石化等。但这少数的部分“好公司”,早就是机构投资者的囊中之物,其股价也已被机构投资者炒高,投资者再行介入,也没有太多的利润可赚。
当然,在剩下的未股改公司中,特别是那些问题公司中,也不排除有奇迹出现。比如“乌鸡”变“凤凰”之类。但总体说来,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公司。而对于这种机会的出现,总会有机构投资者先知先觉,中小投资者则很难把握这种机会,而一旦等中小投资者也看到这个机会的时候,实际上风险也就降临了。所以,对于这种奇迹的出现,中小投资者也没必要寄予太多的希望。因此,从规避风险的角度来看,股改“剩菜”,投资者还是不吃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