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与违法企业猫鼠共舞,深层原因在哪?
(2016-01-08 08:12:47)
标签:
教育时评时政文化新闻评论 |
近日,有河南媒体接到报料前往鹤壁市一家食品厂调查“非法使用添加剂”,遭对方围攻。据现场视频显示,前去处置的民警“默许”十几名男子围堵记者,并告诉记者,“我来了以后你们拿手机照什么照?我代表国家,你们这是侵权”。记者将“黑工厂晚上也在生产”的情况反映给庞村镇工商所的执法人员,对方因记者无法带路表示拒绝,并称“明天还有晚上呢”。食品厂的负责人当着民警的面,向记者放出了狠话“回头我非弄死你!”
为保证食品安全,非法使用添加剂早已被食安法明令禁止,但一些地方的食品厂仍旧我行我素。这并不是因为这些食品厂不懂法,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太懂法了。他们非常明白,食安法的法律效力就掌握在当地相关部门手里,不管国家的食安法有多严厉,到了一些地方也都是县官不如现管,如果当地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干脆就从不睁眼,那么食安法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法了。
所以,食安法对他们来说,只是纸上谈兵而已,与挂在墙上的生产台账没什么区别,若有人来检查,也就是随便拿出来走个过场,而若是真想检查出是否非法使用了添加剂,则必须要动真格的,但当地相关部门来检查时,又有几次是动了真格的呢?媒体上每年都会曝出此类事件,而每一次都是媒体记者一马当先,处于领跑的前列,而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则一直处于被动跟风的状态,甚至有的还有意为这些食品厂留足转移证据的时间。
食品安全离不开公众的监督,但公众的监督有着明显的天然缺陷,那就是没有专业能力。但每个地方都有着专业能力极强的相关部门,其职责也决定了他们应当是监督的主力军。而从庞村镇工商所执法人员所说“明天还有晚上呢”可以看出,这是有意在给这个食品厂留下转移证据的时间,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这家作坊已人去楼空。无疑,这是一次典型的猫与鼠的默契配合。
在这次事件中,当地民警“默许”十几名男子围堵记者,这说明他们害怕记者拿到证据后给予曝光。然而也可以看出,当地的监督力量已经成了这家食品厂的保护伞,这才是最可怕的事。因为食安法最终需要诸多执法部门的合力才能起到应有效果,但在这些地方,各部门都放弃了法定职责,而玩起了猫鼠共舞的游戏。在这种游中,各部的核心动作就是推三阻四,而对于食安法来说,则是遭到护法者们的联手戏弄。
但是这些部门为何会这样做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因为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已经与这样的食品厂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但是这个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并不是这些监管部门的使然,而是上级更高部门利益诉求的体现,那就是一市或一县的地方主义经济利益,而这些具体的监管部门,只不过就是地方主义经济利益意志的行使人。对于这些具体执法部门来说,这显然是在违背自己的职责,但是根子却在于一市或一县的地方主义经济利益的诉求。
对于某一件类似于鹤壁市这样的事而言,解决起来并不难,因为经过了媒体曝光,当地政府就不得不给予解决。但从很多地方来看,都存着这种猫鼠共舞的情况,虽然现在的食安法已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安法”,但任何一部法律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通畅的路径,这应当是一条广普的通路,而不能是时而开启时而闭合的限行路径。因此,对于这部“史上最严食安法”的有效实施,就应从根本上破除地方主义经济利益的魔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