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解不健康“政商关系”需找到制度“蚁穴”

(2015-09-15 12:38:45)
标签:

时评

时政

文化

新闻评论

       自十八大以来,山西的11个地级市中,已有5名市委书记、2名市长落马,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交通厅、煤炭工业厅等多个省直机关的一把手,也先后被调查。几乎每一名山西省级高官被调查后,都被揭出与煤老板等商人勾连,存在权钱交易内幕。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说,政商关系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更是困扰山西的要害问题。

       不管运作多么严密的政商关系圈,只要它是见不得阳光的东西,就一定会有曝光的那一天。自十八大之后,山西大量官员被查,这就是一种证明。在十八大反腐保持高潮以来,山西一些高官运作过的那些权钱交易,已成了他们“最后的晚餐”。而同时,对权力的监管,也从事后治理型变成了事前制约型,这就是将权力装进了笼子。

       但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也说过,政商关系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更是困扰山西的要害问题。其实,这是所有问题的根本所在,因为“政商关系”本是一个中性的常规词汇,本无褒贬之意,而之所以现在一提到它,就使人联想到权力的腐败,这是因为一些高官长时期地钻营了制度的空子,人为地注入了腐败的基因,使它恶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沦为权钱交易的平台。这并不是“政商关系”本身的错,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在官员的正常作为中,确实需要健康的政商关系;但这是对权力制约制度漏洞的错,因为对权力的制约存在着制度性的漏洞,所以“政商关系”才成了困扰山西的要害问题。

       因此,山西官场大面积溃塌的问题,其实来自于制度上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而山西官场上的崩溃,其实首先是制度体系的崩盘。关于山西煤老板及一些后起之秀商人与高官诸多版本的江湖故事,已流传了不短时间,其中不但有本地的商人,也有非本地的商人,同时还存在着以山西省为命名的超高级的“山西官员俱落部”,在一些高官落马之后,也得到了国家纪检部门的证实,可以说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而是早已存在的事实。

       所以,解决包括山西在内的所有地方政商关系不健康的问题,使用反腐的强力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还要找出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漏洞,并系统化地加以密织,以填补上制度的“蚁穴”。“把权力装进笼子”,并不是一通念一念就能起到制约作用的“紧箍咒”,更不是一曲唱一唱就能令人侧耳聆听的“信天游”。“把权力装进笼子”,最终要靠制度的保障,这需要从反腐的现实性要求入手,但并不是为了“反腐”而建设制度,真正的意义在于,为了“防腐”而建设制度,为了防患于未然,而对权力进行制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