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严食安法”还需好配套

(2015-04-21 16:48:59)
标签:

教育

时评

时政

文化

新闻评论

  昨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剧毒、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使用剧毒农药的危害,对一般市民来说显而易见。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剧毒农药的残留不但会造成从土壤到成品的危境,而且也会对水源地带来潜在危险。因此,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出的这项内容,可谓是顺应了大势所趋。

  然而,推广低毒农药与禁用高毒农药,对于农民来说也意味着高成本与高投入。在目前情况下,农民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很多地方还只是处于维持基本生计的阶段,而这部分增加的成本,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消化起来显然还是一道难题。在这个现实面前,如果只是将禁用高毒农药写入法律,而没有出台相关的补贴与扶助政策,那么这则法律的内容或许很难实现应有的效果。

  如今,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重大关切的内容之一。从“毒大米”到“毒姜”,再到“毒西瓜”事件,人们至今仍心有余悸。然而在现实中,并不是写入了法律就等同于兑现了结果,因为任何一部法律都不可能截然成为孤军奋战的法律,所有的法律都需要其他因素的密实配套,食品安全法也不可能例外。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出的这项内容,要想修成正果,还需要靠国家相关扶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如果农民使用低毒农药,这不但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提高,同时或许还意味着生产风险的加大。因为使用某些低毒农药的效果还有待观察,而这些未知因素也就构成了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农民身上的现实风险。

  因此,即将正式写入“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的专项内容,应从如何化解成本和如何消除风险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出“史上最好配套政策”,从而给广大农民们配备上一份放弃使用剧毒农药之后的“保险”。这样全社会的农产品消费者才会感到持久的安全感,而这部“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也才能实现自己的“长治久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