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骂晕司机,留下待填补的文明空隙
(2014-12-13 12:31:32)
标签:
观点教育时评文化新闻点评 |
12月10日,吉林市40路公交车司机杨洋像往常一样开着车行驶在道路上,当车行驶到徐州路时,一位八旬老太上车就骂杨洋,就因为司机没有看到她上车。司机没有回一句嘴,只是不停道歉:“我没看到你们要上车,对不起”,但老太太还是不依不饶,而且说的话不堪入耳。司机被骂了13分钟后晕倒在地。“被骂的司机真是好样的。”德女士等6名乘客说,“我们宁可不上班,也愿意留下来帮司机作证。”
可以想象,如果真是老人先晕了,那么剧情就有大反转的可能,就像小品里的恶婆婆与年轻人,无论谁有理谁没理,在当时都无法说清,而即使最后说清了,那也是让人大伤了一次元气,其结果对有理的一方已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伤害。好在这一次是在老太累晕之前,司机先晕了,因而可以说,是先晕的司机救了老太一回,也终止了剧情大反转的可能。但这种逻辑很伤人,因为它是建立在混沌意识上推导出的,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产物。
社会文明的脚步是一代一代人走出来的,对于前人没有走实的那些空隙,现代人要做的就是要用自己的脚再走几遍,这样在代际的更迭中就不会再有那样的不文明行为,而不是做出跨时空的言辞谴责。可喜的是,通过这件事已经可以看出很多如德女士这样的人,他们说“我们宁可不上班,也愿意留下来帮司机作证”,这是对司机的赞许,而这样的赞许就是在建设文明,使不文明的行为在对比中显得暗淡,这就足够了。而公交公司领导也很重视此事,准备为他申报“委屈奖”。其实,这都是在用自己的脚步填补文明的空隙,这是比谴责更高的文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