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入杯水车薪,教科书里加广告是现实无奈
(2014-10-23 13:12:07)
标签:
股票观点时评文化新闻点评 |
一位网友发帖称,读初一的女儿领到的英语课本里出现了大量广告。早在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印规范》就明确规定,教科书内不得有广告。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教科书中夹带广告的情况确实存在。教科书上打广告,是创新经营模式还是误导中小学生?该不该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教科书内打广告显然已经违反了相关规定,重要的是这些广告会使课堂上的学生分散注意力,而这对于在学习中必须要将注意力集中起来的学生来说,显然构成了分散注意力的诱发因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虽然社会经济已得到了很大发展,而且教育部门从GDP 中分得的那杯羹也在逐年增加;但是从总体上讲,那杯逐年增加的羹,对于教育部门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而如果再将长期的历史欠账算在内,那更是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
在这个现实情况下,教育部门想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上的捉襟见肘是个最大的现实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并不能化解在《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印规范》这样的规定中,而与这样的规定相比,如果能够能从资金方面保证让学生相对顺畅地学习下去,这对于一些地方教育部门来说显然更为重要。这样的做法虽然有着明显的弊害,然而,如果不能让学生顺畅地学习下去本身就是一种更大的弊害,而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法则,在教科书中加些广告也就成了无奈且必然的选择。
这在现实中,是一个两难选择,但不管有多难也必须做出选择,因为这毕竟是目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而要解决这个两难选择之题,却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可以包揽的事,它最终也无法绕开国家对教育投入这个根本问题。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对于正处在发育成长高峰期的教育事业来说,还是没有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
而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是一个水涨船高的过程,目前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这会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在这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下,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将广告加入教科书。其实,这既不能算是有意误导中小学生,也不能算是创新经营模式,而只是一种在两难之中无奈的选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