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男打环卫工,底气何来?
(2014-10-20 16:14:10)
标签:
观点教育时评文化新闻点评 |
一年轻男子坐在宝马车里吃早餐,随手将餐巾纸和塑料袋往外扔,51岁的女环卫工刘福香清扫后提醒对方不要乱扔垃圾,没想到该男子出言不逊后动粗,连扇刘福香两耳光。男子打人后很快就上车扬长而去,临走时还气焰嚣张地抖狠:“你只管记下我车牌号,我不怕你报警。”发生在汉口江汉一路上的这一幕,被网友拍下传到网上,引发众怒。
宝马男乱扔垃圾不讲公德,还对环卫工出言不逊连扇两耳光。这看上去只是宝马男盛气凌人素质低下缺乏教养,以至做出了这样凌辱他人引发众怒的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试想,如果提醒他不要乱扔垃圾的人不是环卫工,而是一位开着宾利的人,那么他还敢这样无礼放肆凌辱他人吗?显然不敢,这不是因为开宾利的人身体肯定比他强壮,而是因为在对比之中权衡之下,宝马男很难从心理上产生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心理依据,而没有这样的心理做支撑,放肆之为凌辱之意也就没有了底气。
其实,宝马男之所以敢连扇环卫工两耳光,并抖狠地称“你只管记下我车牌号,我不怕你报警”,就是一种恃强凌弱心理放纵的使然。在这样人的眼里,人只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自己强大的,另一种是比自己弱小的。当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时,自己则无强可恃,从而也就不敢这样无礼放肆凌辱他人。而当遇到比自己弱的人时,恃强凌弱心理则翻滚而喷,那就是见着比自己弱的人,就拢不住骨子里的戾火,从而暴戾恣睢凌辱弱者。
像宝马男这样的人,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心理,并不是短时间的事,而是社会长期忽视环卫工人法定权益的结果。一方面,在一些地方环卫工人工资极低,而且基本的法定权益也得不到保障;有些环卫工人在岗位上已经“临时”了十几年,但却还在“临时”着,由此社会保障应兑现的基本权益已经与他们无缘,而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歧视。
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一些好心人出于对环卫工人的关心,而推出了诸如免费送早餐这类的关照。毫无疑问,这确实是出于好心,然而这也确实将环卫工人实现法定权益的期望,钉在了只能依靠好心人个人化的救助上,同时也把环卫工人实质性地放在了对弱者“施舍”的位置上,从而使体制性社会保障更加退化,而这样的长期忽视,就是一种不公平。
对环卫工人,社会应当给予关注,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环卫工人,而是因为他们与所有人一样,本身就应当是享有法定权益的同等的人。而之所以又要单独提出关照环卫工人,这是因为他们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而在一些人眼里真的成了“弱者”。但在一个权利公平的环境里,本就不该长期存在着“弱者”形象。这样的形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结果,这个结果更是伤到了他们的自尊。而宝马男形成的恃强凌弱心理,只不过是环卫工人长期不公平的积累,在宝马男这样人心里产生的反向回波而已。宝马男出言不逊,并连扇环卫工人两耳光,对这样的违法行为必须要依法予以严惩,但是,对于宝马男恃强凌弱心理的产生原因,社会更应当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