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是一个整体性问题
(2014-07-11 12:56:04)
标签:
观点时评文化新闻点评 |
屡屡发生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其中包括家长的教育方面、学校的管教方面、还有法律的衍生性问题方面。
从家长教育方面说,对于一些校园“小霸王”,家长们并不是不想管教,但因为各种原因,其实家长们已经无能为力,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从学校方面来说,对于这样的“小霸王”,除了给予一些处分外,也并无更有效的方法,而对于受到处分之后的“小霸王”,反而成了某种可以在外炫耀的资本,从而更加称王称霸,同学们也会因此而对他们“尊重”有加,而这又助长了“小霸王”们的底气。从法律的衍生性问题方面来说,未成年人并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从现有法律层次处理学校“小霸王”,显然与法无据。这就是说,对于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已经是一个“三不管”或“三无力”的局面。
对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说,未成年人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这样的法律精神没有错。但现实中那些受到暴力危害的人也是未成年人,他们也需要保护,而如果保护了那些“小霸王”,而没有保护到受危害的人,显然不是这部法律的全部精神。这衍生出来的问题就是,一部分人永远可以受保护,而更多的人却永远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这已经产生了同种环境下的不公平。
但关键是受危害的人会留下严重的心理阴影,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这也会对将来的社会心理养成,带来巨大的不良后果。这样的后果,并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长期的社会性后果。因此可以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存在着现实层面的空洞,同时也不能不说,这样的类似于法律层面的空洞,就是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屡屡发生,并导致产生对“小霸王”们“三不管”或“三无力”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精神不容颠覆,但在这部法律的框架之下,还应当配套一些相关的管教措施。社会不应当总是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精神为结止点,而应当以此为出发点,探索出一些与法律精神相容的措施,使所有的未成年人都能得到保护,从而完整地体现法律精神。不管怎么说,未成年人暴力事件屡屡发生都是一个整体性问题,这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立法部门的高度关注,社会再也不能将这个整体问题碎片化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