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不是凭空编造的
晨雾 / 文
8月5日晨雾发表了《从“572分的他为何落榜”谈起》,引起某位网友的质疑。
8月6日晨雾发表了《关于文章“从“572分的他为何落榜”谈起”的声明》,对某位网友提出的质疑逐条进行了解释。晨雾的解释中唯一缺乏说服力的就是这位网友提出关于“传言”的那一条:
晨雾文章中所谓传言是根本不存在的编造。
晨雾在《关于文章“从“572分的他为何落榜”谈起”的声明》中是这样解释的:
关于晨雾文章中所谓传言是根本不存在的编造。晨雾希望求助于广大的网友家长。大约在7月11日以后到二本录取那段时间里,有网友在网上评论中发布过这样类似说法的传言,大致就是说高招办提前向某些外地名校透露了清北高分落榜生的情况,希望他们能够放到第二志愿录取,结果使得某些外地名校减少一志愿提档数,分数线上升等等……。这个传言很可能当时出现在春来茶馆、晓风残月、赵京、祝云天、Crete、晨雾、等几个当时比较热的高考博客里。晨雾对此有十分深刻的印象,但是留言太多了,从昨晚到今天还是没有找到。如果哪位网友找到,或者是留言的作者,请向晨雾报告出处。晨雾对此表示感谢。也不排除已经被新浪系统自动删除了,因为晨雾每天都能在自己的垃圾箱发现一些评论,那是算比较客气的,还有机会让晨雾辨认后恢复。是否还有不经过垃圾箱就直接删除的晨雾就无法知道了。
晨雾也曾经直接对那位网友说过,如果他特别在意这一点,可以在晨雾或者那几位比较热的高考博客的评论、留言里面去找,虽然留言的原话晨雾记得不全了,但是留言的大致内容晨雾有十分深刻的印象,肯定能够找到的。因为当时晨雾曾经打算就这个留言专门写一篇文章的。而现在晨雾确实很忙(不是专职做这个的),况且那段时间晨雾博客的日点击量超过6万,留言也太多了,要逐条去翻,实在是难找。
晨雾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然而,昨天(8月9日)那位网友却抓住这一点,还是对晨雾不依不饶,说晨雾找不出这个“传言”的来源,就是“骗子”等等。有一些网友在晨雾博客上发表的“骂人”的话,责怪晨雾没有及时删除,这也要晨雾负责任。
不得已,晨雾终于找到了这个所谓“传言”的来源(还好,没有被系统删除)。
晨雾发现的最早出现的“传言”是在晨雾7月11日转贴的文章《延红:北大扩招
北航、农大、天大公布2010录取线》后面,一位新浪网友在7月12日2010-07-12 09:04:38发了一篇评论:
新浪网友2010-07-12
09:04:38
一个骇人听闻的录招变化
转帖:北京考院为了弥补今年出题拉不开层次的错误,竟然给很多除北清外的好学校(中国排名前十的)按分数给他们投了学生档案(包括二志愿),这就造成很多学校分数升高的原因,高校当然愿意接收,可您定的规则是志愿优先,怎么随意更改哪?那些第一志愿本能录取的孩子(大多在600分以上)怎么办?您代表的是政府啊,您的诚信哪?让老百姓还能相信谁?
根据北大扩招的信息上看不到录取线的降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在录取中也出现了诡异?强烈呼吁北京JW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高考试题、判卷、招录过程中的敏感问题进行澄清,以正视听!
同时强烈呼吁其它北京名校--人大、北师大、北航、外经贸等在京扩招!!!
(下面是截图)

来源:晨雾博客2010-07-11
文章 延红:北大扩招
北航、农大、天大公布2010录取线
看得出来,这位网友也是“转贴”,更早的“源头”晨雾没有去找(也不值得再去找)。但是在此之后,这个“传言”还在继续传播,网络这东西的好处就是,只要能找到一个,就能找到更多。晨雾随便又找到两处:
一篇是bjlt8发表在搜狐博客圈“搜狐圈子 社会人文 社会新闻文史哲学 ”的文章《质疑北京教育考试院》,文章摘抄了许多晨雾文章后面的评论,其中包括这段“传言”,特别用醒目颜色的字体十分突出。
(下面是截图)

另一篇是jtshappy 发表在 e度教育论坛 〉 2011高考 上的文章《强烈抗议教委个一些学校违规投档,违背招生简章!!!!!!》。文章不仅转贴了这个“传言”,而且还对教委进行了抨击,指责其“破坏招生规则”。
(下面是截图)
如果继续搜索,还能找到更多的这个“传言”。我们对比一下,上述截图所示“传言”与晨雾文章《从“572分的他为何落榜”谈起》所述“传言”肯定在文字上存在区别,因为毕竟不是原文照抄,是过了将近一个月后,晨雾根据记忆转述的。晨雾转述的“传言”如下:
今年由于清北高分落榜生过多,高招办为了“抚慰”这批考生及其家长,就提前向一些外地名校提供了清北高分落榜生电子档案,希望这些外地高校能够按照二志愿录取这些高分学生。这些外地名校十分高兴录取这批高分学生,但是一志愿名额减少了,使得一志愿录取分数提高,不少一志愿考生落榜……。
(注:第一次发表时,“一些外地名校”的表述为“西安交大等一些外地名校”)
这两种版本的传言有本质区别吗?要表达或者要质疑的中心思想是不是一样的?而且不论是哪一种版本的传言,无论这传言是真,是假?已经发生,没有发生,还是不可能发生,都与张华的案例无关。这两件事情搅在一起的原因是这样的,晨雾看到考试报的文章上面的张华案例
-- 想起了“传言”--
写了一篇文章评论“传言”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下届家长应吸取的方面。
晨雾的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未必一定正确,也未必要求所有网友都赞同。但是晨雾和所有网友一样,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就算是讲错了,那也是晨雾的权利。怎么就成了“骗子”?如果晨雾博客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晨雾的博客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前天读到一位网友的评论:
新浪网友2010-08-07
00:09:25
刚看完晨雾老师那篇文章的时候,也觉得貌似“托儿”的感觉,今天看了这一篇声明,觉得有点晕了!晨雾老师,您图什么呀!
是的。晨雾图什么?某位网友不仅影响了晨雾本人,还影响了晨雾的家庭,以为晨雾在外面做了什么坏事。当您为您的家庭和孩子投入时间精力的时候,想没想过,晨雾的家庭也有相同的需求。而晨雾为了每天写博客,就已经占用了大量的家庭时间,没得到什么好处,还让家里担心。真是的,您说晨雾图什么?
昨天看到网友兔八哥写的评论颇感欣慰:
兔八哥
2010-08-09 14:31:19
虽然有时候不认同晨雾老师的一些观点,但俺坚决捍卫晨雾老师说话的权利。能有晨雾老师辛辛苦苦义务耕耘的这一片田地,非常不容易。一年又一年,面临高考的各个层次学生的家长都能从这片土壤中汲取营养。相比考试院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羞答答、惜墨如金地披露数据,晨雾老师仗义地秉笔分析,及时地筛选数据给众位家长带来的慰藉真的是功德无量。向晨雾老师发难的人千万别发火找错了对象,是谁的错找谁去,否则真的于事无补。
晨雾十分高兴有这样能理解晨雾的网友。
对于张华的家长,晨雾希望您为孩子考虑,也应当迅速地从高招落榜的阴影中走出来。如果您觉得您确实有理,能够抓住有关部门舞弊的证据,就应当据理力争,维护合法权益。您应当读到过晨雾的分析,您的案例的发生可能性是存在的,相关人员操作难度不大(但请不要误解,发生的可能性存在并不是说一定会发生)。对您来说难处在于“取证”。这一点我们所有家长都是弱势群体。但是如果您一旦觉得取得证据很难,难到几乎不可能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还是“知难而退”为好。正像许多家长评论的那样,572是不错的成绩。继续纠结在这里对自己不利。要与孩子商量好下一步的走向了。时间不等人。旁观者清,让网友家长们评价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关于您提到还有网友在“骂”您,我只能尽力而为。我已经删掉了一些,虽然其中有的不一定算得上骂人。同时也希望您能理解,关于什么叫“骂”业务我们的理解不同,不一定您读了感觉不舒服的语言就是“骂语”。例如下面两句话晨雾没有删除,因为晨雾觉得这算不上骂人:
怎么就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落榜了就赖这赖那!
再瞎报高报,明年照样落榜!
这是其他网友家长的观点表露,也是人家的话语权。晨雾不能为了您,什么都删除。反过来讲,您说的话别人就都爱听吗?如果人家不爱听,就说您骂人,行吗?
晨雾希望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不要再为这牵扯精力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