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影视评论 |
哭泣
《爱情万岁》结尾,杨贵媚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断断续续的抽泣了20多分钟。关锦鹏后来把这个镜头移植在《蓝宇》上,不过篇幅被大大截短了,他只让胡军哭了5分钟。对于一部长度只有两小时的电影来说,20分钟的哭泣似乎过于冗长,但仔细想想,放之于漫长的人生苦旅,20分钟不过是一瞬而已。
蔡明亮显然是想以极端写实的方式,使胶片上的24格画面还原为生活本身。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无趣,也许是因为看惯了被刻意拨快节奏的电影,以致忘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电影是轻灵的,而生活是沉重的;电影总给人以希望,但生活则渐渐而不可逆转的走向死亡。胡军那撕心裂肺的恸哭,实际上是电影对生活断章取义的篡改;杨贵媚那低低的呜咽,才透出生活骨子里深藏的惨淡与苍凉。
吻
敢于直面真实,并且将真实不加粉饰的表现出来,蔡明亮无疑是可敬的。但《爱情万岁》里的台北太寂寞了,寂寞的近于绝望。假如没有小康对陈昭荣的那个吻,这部电影就会彻底陷入虚无的泥沼。尽管这个吻偷偷摸摸而且一厢情愿,但在《爱情万岁》里,它是面对洪水般汹涌而来的生活,渐渐麻木的都市人逆流划出的唯一一桨。
这个犹豫了许久的吻象征着一种勇气乃至信仰,它使生命不仅仅只在一碗牛肉面和一坨大便之间循环,并为生活是否值得继续提供了一个肯定的理由。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唯有爱情才能拯救人类。他的意思当然不是要人们都变成花痴,我想,拿出恋爱时那种真诚、热烈和不顾一切的态度来面对生活,这才是马尔克斯的本意。
爱情万岁
一个吻可以令生活重新鼓起勇气,但不足以拯救生活。《爱情万岁》的主色调依然是苍白的。醒来之后,陈昭荣不会察觉小康对他的爱慕,他仍然是那个混日子的摆摊小贩;而小康的生活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他还得四处奔波推销骨灰盒。在那间不属于任何人的房子里,三个寂寞者相互错开的生活仍将继续,他们也许会偶尔交谈、躲避或者上床,但终将擦肩而过。
不过不要因此就认为蔡明亮是在向观众灌输绝望。事实上,我宁愿相信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否则,他不会给这部寂寞的电影取名为《爱情万岁》。这个片名改变了影片的气质。它使《爱情万岁》变得更像加缪而非萨特。在生命悲剧本质的衬托之下,《爱情万岁》这个名字显得分外热烈、坚定、躁动和悲壮。它仿佛是小康的吻的预兆和回声,向人们显示了导演对于幸福的坚信。幸福也许在别处,也许在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但只要幸福存在,那就值得追寻。《爱情万岁》的片名让我想起了《勇敢的心》最后华莱士慷慨就义时响彻云霄的呼唤“Freedom!”《爱情万岁》就是蔡明亮的“Fre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