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到了济南,虽然山东早已来过,济南却还是头一回,每次火车北上都经过此,却从没在此下来过。
济南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齐鲁文化的交汇地,源远而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一带生息繁衍,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这些都是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遗址。后来的商周时期,这里更是繁荣发达,留下了不少文化遗址。济南的建城史已有4600年,曾叫过泺、历下等名,济南之名始于汉初,后又改称过齐州。
走出车站,正在四下张望间,一个挺老实的中年妇女迎上来介绍住处。跟她走了半程,却感觉不好,即打住。回头住进铁路部门一家刚装修完毕新开张的招待所,仅寥寥几个住客,手续倒很严格,还要网上登记身份证,却又是电脑生手,折腾了好久还打不出我名字。
下去走进车站大楼底层一间蛮像样的小饭店,点了一菜一沙锅,但看到服务员用电话报着我的饭菜,转头四看,好像就这么孤单一间屋,后面并没厨房,有些纳闷。等了几分钟,只见从广场对面过来辆自行车,到门口停下,一个十几岁男孩拎了两塑料袋进来。服务员迎上去接住,走到后面小桌,打开塑料袋,拿出里面的小塑料袋,连袋放入碗里再解开,然后就这么端到我桌上。原来这就是我的饭菜了,那是在别处烧好再远距离传送过来,连我点的那沙锅也是一塑料袋的菜,哪有沙锅味?心里自是很不舒服,谁知道那是在什么样厨房里烧出来的,也许就是家里厨房或街头大排档呢。想发火,又忍下了,这么个年纪,已很能克制自己了。稍稍说了他们几句,还是吃吧,肚子也饿了,眼不见为净。火车站嘛,都是过往旅客,都是一次性消费,他并不需要回头客。那一小碗米饭竟要2元,这是此行一个多月来第一次碰到。
第二天一早就出门去看泉。济南素有泉城之美誉,来济南首要的自然就是看泉了。
济南的南面是一片山区,那里的地下水由高向低往北流,到了济南城下被结构紧密的岩浆岩挡住,流不过去就越聚越多,最终借了压力而从岩石裂缝中向上喷涌而出,形成泉水。由于水流的强弱岩缝的大小各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泉涌景观。书上说,在过去的老城区内,大街小巷、居民院落,几乎到处可见泉水淙淙,地下泉水从街巷的石板缝隙中竞相溢涌,漫街而流。
济南自元代起就有了72名泉之说,那是收录自金人统治济南时所立的《名泉碑》,后来明代、清代又有各种版本的72名泉,虽所录名泉不尽相同,但都沿用了72这一我国传统文化中表意为“多”的成数,以说明济南的泉之多,名泉之富足。据最近一次调查公布,济南共有名泉733处,其中155处在旧城区内。
先到五龙潭公园,这里是四大泉群之一。一进去,向右一拐,就先看到了一池清水,清澈得一眼能见到底。再细一看,池里正有许多小气泡连绵不断从水底往上升,直到水面才散开,恰似一串串珍珠。一下就联想到了珍珠泉之名,但池壁上写的是“回马泉”,此名的来历是与那位出生于此的隋末唐初大将秦琼有些关联。再察看,这回马泉竟是从那边水泥板下冒出来的,略感稀奇,果然处处是泉眼呢。
旁边是古温泉,也是清澈见底,几条近两尺长的黑色大鱼在池里游动,还有很多的小红金鱼,这些小鱼不怕被大鱼吃掉吗?还有数条中等大小的,颜色是灰白、青白、金黄色的,有点好看。再过去,古温泉水流入一小池,池中央有一蘑菇云状假山石景,大股的水正从顶端向四面瀑布般泻下,这就是“月牙泉”,一说是因为池为月牙形,另一说是其水洒落于池面上,若碰上合适的月夜,当可看到一弯小小的月亮呢。旁边还有“虬溪泉”,也正在汩汩涌着泉水。看来泉城的泉涌之景已恢复,那些个有名有姓的泉们正积极努力奋勇向上地喷涌争先呢,以显示自己,也像是对72名泉评选的名次竞争。
濂泉是挺大一个池,池中也冒着许多的小气泡,泉眼当有很多吧。其边上的“清泉石上流”一景更是美妙生趣,游人们都想往石上走一走,去感觉清洌泉水从脚背上摩挲滑过的那份只有童年时代享受过的乐趣。我用手试了下水温,并无凉意。那边还写了有“聪耳泉”,没找到是哪个,倒又看到了个“显明池”,呵呵,一为助听一为助看,都是有益的好泉水呵。又看到个“官家池”,由于这是近年来最早复涌的泉池之一,因而很受人们关爱,官家一名,是因为此泉过去属于公(官)家所有。
中间最大的是“五龙潭”,与其他被称为泉和池的不同,这是唯一被称为潭的,想来它定是很深。既然面积大水又深,那起个五龙之名也就顺理成章相合宜了,这是中国文化的惯例。又看到了“玉泉”,这个名称全国有好几个了,知名的就有北京的玉泉和杭州的玉泉。既能起这个名,就定有它的道理。池子很小,但从石缝中流出的水却很急,水声淙淙悦耳,水量很充沛,而且泉水清洌,说是甘甜可口,有人就在那用手接着喝饮。当地有人经过比较,说玉泉水是济南泉水中最好的矿泉水。再过去些,那边还有个“潭西泉”。
五龙潭公园里尽是看泉了,这一转也就把泉的大致景况各样状貌大约有了些了知。在新公布的新72名泉中,五龙潭泉群就占了11泉。
出园门,又到隔壁的关帝庙去一看。这是新近复原开放的,里面有西蜜脂泉,这是各代72名泉中皆榜上有名的。观其名,这蜜脂两字,说明其或曾有过何等值得骄傲的甘甜如蜜滑爽如脂之得宠年代。
回马虬溪西蜜脂,
濂泉聪耳显明池。
甘清可饮玉泉水,
更有月牙喷瀑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