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推出了高达1600亿元的融资方案,紧跟着浦发银行也有了400亿元的融资计划,两只股票应声狂泻,导致整个市场也跟着恐慌性暴跌,基金们纷纷从金融类以及相类似股票中撤逃。谁能保证那些原比平安浦发大的保险、银行们不会来个大融资计划以夺回自己的地位呢。
至今为止,看到的听到的所有媒体文章所有评论家言论,对平安的融资方案或不解或疑惑,或批评或指斥,全都是不赞同。新华网收集的几十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7%以上的人反对平安的融资方案。民意已经到如此地步了,可平安依然我行我素,既不说明融资具体目的,也不告诉你资本回报率是多少,反正就是一句话:要圈钱。真够蛮横的。一个公众上市公司敢于霸道至如此,这事也就我们这里才会有,君不见,可以管住它的管理者们至今没一人出来说话,背后的事谁能知道。当然,融资目的几个高管肯定知道,上级领导也知道,却不让市场知道,不让出钱者知道。最需要三公原则的证券市场完全被他们践踏了。
又要说到我们的央企及央企老总们了。比如我们的银行,自己根本不能为自己造血,碰到资本充足率低了,就向市场圈钱,过些时间又不行了,那就再圈钱,这样的银行不就是靠了从股民身上不断抽血才得以生存着吗?老总们的能力原来仅仅如此。
从报上还看到,这一年多来,已有好几家公司的高管辞职不干了,因为他们手中都握有大量公司股票。按规定,在职高管每年最多只能抛售手中股票的25%,也就是说他们至少需要4年才能将手中的股票全部套现,而假如辞职的话,那么半年以后就可全数抛售手中股票了。因此一些公司的高管等不及4年,纷纷急吼吼辞职不干了,然后熬过半年,他们全都将手中股票抛售一空,一个个一下子都成了身价八位数九位数的富豪。是啊,有那么多钱在诱惑他们,什么企业家的理想、精神早顾不上了,那几十万的月薪又算得什么啊。
这是新披露的现象,其中更还有董事长自己都辞职撂挑子了的。这其中透露出两点,一是说明那些公司的股票确实涨得太高了,知道自己公司详细经营发展内情的高管们想想再干十数年或许所挣的钱还不如现在套现得到的钱多,所以赶紧辞职乘早把股票全卖了,好去提前享福。二是说明我们许多高管压根就不是企业家,没有创造奋斗精神,一赚到足够的钱就一声拜拜了。所以那些中小私企都拼命谋求上市,就是想求得个一朝暴发,好乘机高价脱手全身而退。
这样事如更广泛些蔓延开来,那是件很可怕的事。
我们的证券市场离真正的市场还远着呢。(20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