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便说说

(2008-02-22 20:30:29)
标签:

地铁

报纸

新闻媒体

记者

雪灾

形象工程

面子工程

奥运会

颁奖

礼仪小姐

选美

杂谈

分类: 杂谈杂说
       昨天去上图,在朝北的大门外草地上看到两堆残雪,大的那堆有三、四平方米,半人高,白色中夹杂着黑黑灰灰的肮脏色点。
       可见前段时间那场大雪有多大,也可见虽连晴半个多月但气温还是很低。热岛效应明显的大城市里尚且如此,且上海的雪情与那些暴雪成了灾的地方相比只能说是小打小闹而已,却还是半月消融不去,更可想而知这次雪灾的严重程度、对重灾区而言破坏力有多大。
       人民广场轨交站原本就是本市最大的换乘站,以前仅1号2号两条线时人流就拥挤不堪,曾几次修改通行方案几次调整换乘通道,弄到最后竟要绕道走上个十分钟长通道才能换乘。前些时8号线建成通车,使该站成为了三线换乘站,拥挤、换乘难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8号线还在建设时,媒体上已多次报道过,说人民广场站将进行大动作,改进、调整、优化换乘通道,到时一切都会很方便,走很短几步路就可互相换乘。可没想到,真的建成通车了,人们却发觉来去人流常在通道里迎面撞上,人撞人人群对人群,形成对冲堵塞,理论上通道短了可换乘时间并没减少,且还增添了些不安全因素。由此,优化改造后的换乘新通道运行没几天,现在又要再作新的优化调整了。往好里说,是地铁经营者急群众所急,态度认真,发现问题马上就改正。而从另一角度来说,则说明他们工作实在是过于草率马虎,没为乘客考虑没从实际出发,责任心不强。早就摆在那里的明明白白的问题怎么事先就考虑不周全呢?做事情怎么就做不细致做不完美呢?地铁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高峰时每小时客流为3.96万人次,而设计人流为每小时7.64万人次。设计看起来很完美,实际却不实用,典型的纸上谈兵。另外,还存在些诸如“标识不清”、“用小型车厢”、“车辆与站台的落差”等问题,由此看来,我们的一些工程还真不能让人放心满意呢,哪怕是重点工程。从媒体上看到俞书记说的话,如知道还有这些问题就不应剪彩。这是对只顾追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鲜明批评。
       前天晚报上,一篇随笔文章中公开点了一名本市现职小官员的名,这是很少见的。事情的由起如下:
       上星期晚报曾刊登了上海开始招募奥运颁奖礼仪小姐的消息,并刊登了“奥运礼仪小姐选拔标准”。说实话,一看到那些标准竟然具体到“两眉与眼间的距离为面部长度的十分之一”、“鼻子的宽度为面部宽度的十分之一”、“肌肉富有弹性”、“小腿前肠肌位置较高并稍突出”……不免就感觉到了无聊透顶而鄙视可厌。这是在选美吗?人的美难道是靠尺子量出来的?奥运颁奖礼仪小姐难道需要这样同一性的机械式的“美女”?
       正当读者们议论纷纷怪话多多时,那主办单位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说那些标准来自互联网,是不准确的。由此,晚报为了正视听,将来自主办方一位知情人士的传真原件刊载见报,那些个标准和那人的亲笔字白纸黑字、清清晰晰一目了然。晚报还同时刊发了一篇随笔,将那个在新闻发布会上文过饰非倒打一耙的官员点名而讥驳之。
       如今的报纸一般来说都不太登本地的负面消息,即便提及也不会写上现职官员的名,有的连单位名都不说,只用某单位一笔带过,因为谁都不愿结怨惹麻烦,不想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避就避能闪就闪。所以这次看到那三字姓名公然于白纸上,多少有点惊喜。一、此事报纸没错,说得对做得对,有理有节;二、此事开了个好头,记者敢于直面敢于直白地写了,报纸也敢于登了,不再模棱两可和稀泥。不过在惊喜的同时我也知道,那官员只不过是区体育局局长,官衔很小,说不定还不如写评论者的级别高呢。假如这事是再大几级的官员所说所做,晚报还会这么写这么登吗?并且这次是“自卫反击”,是被迫着发出的“吼声”,假如不是这样境况呢?
       但总是个好事,容许它慢慢来吧。(2008.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