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着幕布招生考试

(2008-02-25 18:09:23)
标签:

艺术招生

招生考试

诚信

信用

音乐学院

杂谈

分类: 杂谈杂说
      报上说,今年上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启用了幕布,即在考生和考官中间拉起大幕,考官只能闻其声而见不着奏琴者,说这是为了公平竞争,以防作弊。诚然,其用心之良苦、愿望之良好当可理解。
       这措施自然是针对考官们的,是防止他们或因收礼或因人情而打分不公。当然,这同时倒也帮他们避免了面对不够格的熟人难以果断写下低分的尴尬。
       不过,既让你当考官,却又不相信你的公正性,这件事本身不正说明了当前我们的社会诚信和人之诚信度已被毁损到了何种程度吗?从两种不同角度来说,一、这既可以说是对那些承担着评判考生录取与淘汰生杀大权的考官的不信任,或者说是对考官们人格素质的侮辱。二、但反过来也可以说,不正是因为考官们信用度过低才不得不推出如此下策嘛。反正不管是谁有理,鸡生了蛋也罢蛋孵了鸡也罢,总之,当下整个社会的诚信度、人的信用指数确确实实已下降到了历史性的极低点。说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哪那么简单。
       记得几年前曾有人站出来揭过中国音乐学院的招考内幕,并还揭示了行内潜规则(与影视界的潜规则不是一回事),双方一番争执,最终也没见有个对错结果。因为艺术上的优劣不像数学考试,对就是对错就是错,100分就是100分,80分就是80分,明明白白难以作伪。音乐就完全不同了,你说这人演奏得好,他说那人演奏得好,因为有一些标准是可以跟感觉走的。当这些理由还不够充足,更还可以各自另找些理由,一个说这人条件好,一个说那人有发展前途,那就更难办了,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所以艺术上的招考除非由一人说了算,否则还真不好下结论一定说谁对谁错,只能由良心去考问那些考官们。但如今良心也已值不上几个钱,那就实在没办法了,一切只能听天由命,或者就干脆拉上大幕,弄出这么个无奈之下的下下策了。
       想起古时候的进京赶考,为了防止考官徇私舞弊,考卷上的考生姓名是被隐去的,后来更随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为防止考官能从字迹上认出考生,而将所有考卷都由他人统一再誊抄一遍。这或许也可算是此次上音以拉幕方式举行招生考试的老祖宗了吧。(2008.2.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