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怀旧673:布袋子胡同、新潮胡同、大江胡同和罗家井胡同

标签:
京城怀旧布袋子胡同新潮胡同福德禅林柳祖祠 |
分类: 思一心事 |
一个下午在前门西兜兜转转,要抓紧去东边寻找阳平会馆。穿过前门大街,到了这个完全陌生的胡同。没有多逛,似乎是个新开发的商业区。
呈南北走向
,北起鲜鱼口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全长570米。清代时称布巷子
,为前门大街东面果子市街房后的里街。清初,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把土布运到这里出售,故有布巷子之称。1965年称为布巷子胡同。
布巷子当年以批发、售卖河北、山东的土布为主。1919年布巷子的布庄有50多家。1923年被称为布铺、布庄的有12家。著名的老字号瑞蚨祥也曾在这里卖山东土布。直到二十世纪30年代洋布大量上市,这个以经营土布为主的市场才逐渐退出,但仍有不少布匹批发的店铺在继续经营。随着上个世纪30年代洋布上市,布市渐衰,但胡同中仍遗留一些规模较大的布庄进行布匹的零售、批发业务。胡同中保留完好的三层中西结合式建筑是益记布庄。2022年3月,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就不抄录相关的历史了,下次实地看了再说。





新潮胡同20号四合院,此宅建于民国初年。多次易主,曾先后开过银号、饭庄、客栈及颜料店等。
建筑彩绘是该院的突出特点。双箍头掐汉瓦,硬包袱,贴金及二朱红颜色的运用等均属官式彩绘的做法,民居彩绘中极为罕见,且其精美程度令人赞叹。此种彩绘在北京现存极少,此处等级最高且相对完好。疑为民国突破封建规制的诸多禁忌,
将官式彩绘的做法引入到了民间,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新潮胡同20号四合院,2013年1月公布为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新潮胡同位于崇文区西北部。北起鲜鱼口街,南到大江胡同。长109米,宽3.4米。此街明代称手绢胡同,又称手帕胡同,属正东坊。清代、民国时称抄手胡同。1965年定现名。清《京师坊巷志稿》记:“抄手胡同西有吉安二忠祠,为吉安会馆。藤阴杂记,二忠祠在鲜鱼口,吉水人祀文信国、李忠肃邦华。忠肃甲申殉节于吉安会馆,即此。”《宸垣识略》卷九记:“吉安二忠祠在鲜鱼口内手帕胡同,明建……今圮废,门额尚存。”现会馆房舍尚好,为民居。
之前曾看过新潮胡同6号【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3f066200102ytr5.html京城怀旧288:大江胡同、台湾会馆(2021年8月10日)。





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其间历经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蔚、广升誉、广升远、山西中药厂、山西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1600年创建)、北京同仁堂(1669年创建)、杭州胡庆余堂(1874年创建)并称为“四大药店”,现为山西省中药企业典范,并在2006年成为首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产品有安宫牛黄丸、定坤丹等。

注意到这间酒店,做个note。原本是一幢老式四合院,在经过设计师的巧妙改造后,变成了现在这个让人惊叹的艺术空间。四合院的各个角落都设置了不同的展示区域,让人流连忘返。据说它还有一个2层的花园餐厅。不过价格一定也不菲。


由南晓顺胡同往南,寻找阳平会馆。却看到在台湾会馆后身有这个福德禅林,在罗家井胡同21号。它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座北朝南,山门门额书“福德禅林”保存完好。前殿三间,硬山筒瓦箍头脊,垂五小兽。后殿为三开间重楼式建筑,是2009年重修的。
既然走过路过,就也做做功课吧,网上却这样说:孝顺胡同是在旧河道上建的老胡同,明《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里管它叫孝顺碑胡同,说明那里还有碑坊的。到了清《京城坊巷志稿》里,就叫成孝顺胡同,想见是碑坊没有了。1965年,名字被改成了晓顺胡同,“文化大革命”中称众红北胡同,1973年恢复原名。北晓顺胡同现为居民住宅,巷内有多处旅馆。南晓顺胡同北起鲜鱼口街,南至大江胡同。长126米,宽4.7米。该胡同名称来历和演变情况与北晓顺胡同相同。1965年将如意巷、信尔胡同并入,定现名。


柳祖祠。是一座柳氏家庙,始建于1895年4月,属于北京市东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2011年9月,文保人士指出,柳祖祠被刘老根会馆占用并改名为“八大锅大院”,且修建了刘老根陶艺主题长廊,文物建筑变成餐饮场所令市民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