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2019我的年度荐书之九

标签:
历史读书人类学社会学 |
分类: 枕边书 |
九、《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人类社会发展不平等的秘密终于被发现了!” 想要在各种新媒体APP上吸引点击率,可以选择这个题目。如今大多数手机阅读用户,关心的只是题目和要点,如果把贾雷德··戴蒙德这部《枪炮、病菌与钢铁》只用几个小标题概括出来,并非难事,我们只要给出几个书中结论就好了。多数碎片式阅读的读者在短短数分钟的阅读后,希望得到的无非就是这样一个结果。现在我试着列举如下:
其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等,“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
其二,差异主要表现为四种:可以驯化的动植物品类;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影响大陆内部传播的因素;各个大陆在面积和人口上的差异。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用以上两条概括就可以了,再稍微做一点解释工作,每点的说明最好别超过三百字,然后,配上点装扮成原始人的性感女子图片,这篇新媒体文章就算功德圆满了。对于大多数刷今日头条之类的读者,我觉得也不会再看下去了,可以点击退出了。但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一点,可能需要多一点耐心,继续往下看。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书中用以概括人类不同社会差异的象征物。贾雷德·戴蒙德认为,这三样东西,最足以象征不同人类族群之间发展的差异:枪炮是武力的象征,在书中,拥有枪炮的族群用武力征服、驱逐、消灭了没有枪炮的族群。枪炮并非只指先进的武器,还包括先进的政治组织能力;病菌是造成很多原始族群灭绝的一大原因,远超过征服中的杀戮,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的土著,都曾因为无法抵御殖民者带来的病毒而大规模死亡;钢铁是技术的优势,拥有钢铁机械,可以进行远洋航行、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族群,就可以跨越自然阻隔,用先进的生产方式来替代或同化落后的土著,挤压土著的生存空间。
但枪炮、病菌和钢铁带来的优势只是很容易看到的差异,是什么使得有些人获得了这些优势,又是什么原因使得另一些人没有能力获得这些东西呢?要从可见的结果中,探寻原因,读者还要继续看下去。
贾雷德·戴蒙德给出的回答是:粮食生产和畜牧才是根本性原因。粮食生产促成狩猎采集族群定居,通过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获得食物来源。较之狩猎采集,农业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养育了更多人口,更多人口就意味着可以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在综合实力上拥有更大优势。对动物的驯化,除了为人类带来了优质蛋白质,也带来了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牛可以用来拉犁,帮助人类垦拓更多土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马、骆驼、羊驼可以用来运输、骑乘,为人类走向远方提供支撑。多余的粮食养活了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人群,他们可以是从事手工业和发明创造的人群,可以是负责管理的统治阶层,有了这些人,发明创造才会不断涌现,科技水平得以发展,更有效的组织才成为可能。正是这种环环相扣的发展,使得某一群人类脱颖而出,取得先发优势。
好的,到这里,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了。但是,这种发展逻辑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大陆上的人群得以抢先发展出高度发达的农业,而另一些大陆上的人群却直到近代仍旧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只能接受被外来族群征服的命运。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为什么会被一小群人数远远少于他们的西班牙人征服,为什么是西班牙人飘扬过海来征服美洲,却不是美洲印第安去奴役欧洲?你看,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在手机上看一则短文章的人,估计读到这里,耐心已经到了极限了,这事情实在太无聊,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如就此打住。
但是,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穷追不舍的精神是必须的。浅尝辄止的阅读,得到的只能是简单粗疏的结论。仅仅知道答案,除了可以在某些场合表现自己的博学多知外,所得实在寥寥。毕竟,如果仅仅关心知识点,完全可以上网去搜寻所谓的标准答案,但只有经过一层层逻辑推演,一段段细节发掘,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产生深入谨严的思索,才能从阅读中获取更多养分。
如果你想获得上面所说的这些东西,那你仅仅看我这篇拙劣的读后感是远远不够的,我建议你去读读《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是一本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考古学证据、语言学研究出的人类语言发展过程、生物学的演变轨迹,以多重证明推演出结论的书籍。贾雷德·戴蒙德一遍遍,甚至有点啰嗦的把种种结论套用到不同地区,不同历史进程,重复验证,来确定理论的可靠性。作为阅读者,如果忽略了这种治学方法、论证手段,从本书中的收获无疑要大打折扣。而我在本文最开始给出的两个观点,正是经过一层层的证据累计、逻辑推演,用了四百多页的篇幅,才得出的结论。
一直有人在讨论读纸质书和手机阅读的区别,我始终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要讨论的是深度阅读和浅阅读的区别。不能因为手机阅读以浅阅读为多,就认为手机阅读一定是肤浅的,同样不能因此认为纸质阅读就一定深入,收获更大。我们更改关注的应该是阅读的状态、方法,而不是阅读的外在形式。真正的学术著作应该有《枪炮、病菌与钢铁》一样缜密的逻辑,懂得阅读的读者也该懂得如何阅读、理解、分析、思考,把这种方法借鉴到平日做事中,融入到价值观内。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公众号:闲书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