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潇湘夜语
潇湘夜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91
  • 关注人气:4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隔离(三)

(2020-02-08 19:02:19)
标签:

情感

文化

隔离(三)

更有可能被感染的地方应该是超市。


养老院不让进,我就打了个电话给我太太,告诉她情况,反正还有时间,问用不用开车带她去超市转一圈,买点东西。我太太说,你就自己看着买点什么吧,我不出门了。我知道她第一是懒得出门,第二是怕感染。她的谨慎也对,少一个人出门,就少一分危险,何况她本来就属于易感人群。


超市在万达广场地下一层,往日连快行道上都停满车的万达广场门口,居然还有不少空车位。进到大厦,没见有人站在门口拦截,测体温,通行无阻,一层不少店铺还都开张,只是除了导购,看不到顾客的影子。


下到地下一层超市,马上感觉热闹多了,虽不像往日春节期间摩肩接踵,若奔若逐,即便比平日下班路过时,人也少了一些,但和我想象中门可罗雀的样子还有不小差距,购物的人可能比平日大多数人上班时还要略多点。


出来购物一次不容易,我尽量多买点。采购内容以食物为主,菜、水果、肉、面包、可乐、饼干、零食。一家人整日憋在屋内,吃是核心问题。超市里货品陈列和平日比变化不大,大部分商品都很充足,没看出有物资短缺的迹象,虽然比起往年春节,一些颇具节日特点的东西少了点。真正缺货的是消毒液、口罩,超市里早没有这些紧俏物资了,洗涤灵倒是管够,但对防疫没什么作用。我从家里带来一个能拉着走的购物小车,装满食品,一手拉车,一手再拎一个大塑料袋,这一趟下来,未来几天都不用再为吃的问题出门了,还能带点给我爸。


为了应付北京的雾霾,家里还有点口罩,虽标明不能多次重复使用,但买不到新的,也只能重复使用。口罩重复使用,会不会比不戴更危险,我也不知道。戴着,既是给自己心理安慰,更是让别人感觉安全,省得别人看见你不戴口罩,一副避之不及的厌恶表情。


去超市一路,大部分人都戴着口罩,营业员尤其戴的严整,他们天天见这么多人,如何分辨哪些人可能携带病毒?他们才是最易感的人群。众多人中,我只看到一个老太太没戴口罩,还有一对老人,带着一个五六岁样子的小孩,两个老人都戴着口罩,偏偏孩子没给戴。疫情来了,老人胆色倒比年轻人更壮。幸好,我知道我爸是肯定戴的,倒不是他对疫情有认识,而是他有哮喘,冬天出门从来都戴着口罩,只是他那个口罩也不知道戴了多少次没换过。


初二去看我爸。头一天打电话,他让我女儿也过去,想看看这个孙女,一年多没见了。我说不让她过去了,现在闹传染病,别惹麻烦。


儿子头些天已经去他爷爷家了,如果是现在,我还真的考虑是不是让儿子冒险出门坐地铁走那么远。我爸和我妈离婚后,一直独身过了很多年。我爷爷奶奶去世早,我爸十多岁就自己独立讨生活。一生不倚靠别人,自尊心极强,性格孤僻。又加上脾气暴躁,易怒,又极固执,只要有什么事情不按他的要求,马上火冒三丈。他一直对我和我太太的思想、行为全看不惯,尤其觉得我不成器,事事做得都不合他心意。他唯一疼爱的就是我儿子,我儿子做什么,他作为爷爷全能忍,看他比看我顺眼得多。我一是分身乏术,二是和我爸一直话不投机,关系紧张,所以每年都支使儿子寒假陪他爷爷住几天。


我爸住在昌平,离我家将近五十公里,要从南四环外跑到接近北六环的地方。开车去,平日怎么也得接近两个小时。但现在是大年初二,以我往年春节期间开车的经验,估计一个多小时就能到。


然而,结果别我预料的还好,只用了不到五十分钟就到了。如果不是高德导航软件里,林志玲柔媚的声音不断提醒:“您已超速”,估计还能再快点。四环路、京开路、二环路、京藏高速、北清路,路路畅通。尤其是京藏高速,限速一百二十,可以开到一百一十多,对经常以三四十公里时速在市区逡巡的人而言,简直是风驰电掣的体验。


一路上,街边人影寥寥,还没有车多,进入父亲所在的小区也没人阻挡验体温,连平日门口拦车收费的也不见了。(两天后,我就在网上看到他所在小区村委会贴出的告示,宣布小区封闭,除了本小区的人,不让其他人进入,连之前的外地租户也不允许回来)小区里同样看不到几个人影,下了车,看见楼前一个人,正从一辆电动三轮车里往外拿东西,口罩上面的眼睛里满是警惕,紧张地盯着我。


不出所料,我爸还是老样子,浑不把疫情当回事。问他身体如何,他就开始骂给他做心脏手术的大夫。去年年初,他心脏不适,我陪他去安贞医院做了个小手术。术后心跳还是经常过速,他去医院,大夫大概是说这也属于常见现象,未必手术就能根治。他觉得大夫敷衍,连吵了几次架。我爸本不是很糊涂的老人,当年和他的同代人比起来,还算是头脑清晰,视野开阔。但随着年龄增长,愈来愈固执,脾气倒是一直没变的火爆。聊了半天,好几次咬牙切齿,嚷嚷要拿把刀捅死给他看病的大夫。“我八十了,我怕他!我这心脏要是不行了,我先捅了他,大不了一条命,我八十了!”我知道他就是这脾气,说说而已,再说他视力又不好,腿脚也不是很灵便,一碰大概就倒了,还能捅死谁?


在我爸家呆了半天,本来准备带他出去吃,但来的路上在附近看了一眼,一家开张的饭馆都没看到。他所住的小区本来就有点偏,往日春节,开张的饭馆也不多,有了疫情,索性都关门大吉,午饭只能在家里随便做点东西,能吃饱就好。吃完了,继续听训。


我太太前两年做了直肠癌手术,我爸问病情如何了,我说可能转移到肝,他就开始问为什么会转移到肝。我说您不用操心,已经发生的事,现在就看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他马上不高兴,觉得我不了解原理,就不能治好。然后,继续寻根究底,患了结肠癌怎么就会转移到肝呢?我说,我两年前就和您说过了,她得的不是结肠癌,是直肠癌。我父亲异常笃定地说,人身上没有直肠这种东西,应该是结肠癌,指责我根本就没搞清楚我太太到底得的什么病。为了这么点事,两个人差点吵起来。最后还是我儿子有办法,知道如何说服他爷爷,画了张图,告诉他爷爷人体内肠子的结构,我爸才勉强口头认可人身上有直肠,但看神情,仍旧是将信将疑。


聊了我太太,又开始谈国际局势,我爸蓦然情绪激昂起来,说自己要多活几年,就能看到美国垮台的一天。现在美国已经不行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都在和他干,美国经济不行了,特朗普就要完了!我听着,不搭腔。他好好活着,是我的福运,美国是不是垮台,不重要。


眼看快下午三点了,我叫上儿子起身回家,我爸情绪激动了这么半天,也该睡会儿午觉了。儿子坐我的车回去,不让他再坐公交地铁,倒几次车回家,减少感染的风险。这一趟来回,路虽远,想了想,除了我爸和我儿子,也就是刚下车时见到的那个陌生人。除非病毒能随着空气传播很远,否则应该没什么环节会令人感染病毒。


很多年没见过北京城区如此空寂,雾霾已经连续笼罩了数天,一轮灰蒙蒙的太阳在前方,冰冷萧瑟的城市空间好像已经让给看不见的病毒。

隔离(三)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隔离(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