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历史文化太平天国天国之秋 |
分类: 没有真相的历史 |

除了宗教的热情,对于他国的政治,当时的欧洲政治家也不乏很多高尚的空想。最近读美国历史学家裴士锋的《天国之秋》,在这部主要论述太平天国后期历史的著作里,花了极大篇幅记述当时英国人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和措施。
裴士锋是史景迁的学生,史景迁也是西方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曾写作过一本《太平天国》(这本书的原名是《God's Chinese Son》,直译应为《上帝的中国儿子》,不知为何到中国就翻译成《太平天国》了),裴士锋本书的某些观点显然也受到史景迁研究的影响。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就像外人看我们的家事,有些时因为不明就里而隔靴搔痒,有些时,又因为身为局外人,能跳出短视的陷阱,以一种更独特的眼光,发现局内人无法探知的真相,裴士锋的著作可归为后一种。
文章开头,洪秀全的弟弟,后来做到太平天国干王的洪仁玕还在香港做英国传教士的助理,裴士锋就从这里起讲,开始讲述晚清这场被他称为“内战”的战争。在英美,一般称这段历史为“太平叛乱”,而非“内战”,如同当年国民党称对共产党的战争为“剿匪”。“内战”意味着双方各自代表一个合法的政府,在争夺对这个国家的控制权。“叛乱”则代表一群匪徒对合法秩序的破坏,微妙的词汇差异,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
中国人记述太平天国的历史,着重点总是在清廷、曾国藩、洪秀全各自代表的势力和态度上。外国人在太平天国历史上的作用,常常被忽略。虽然1949年后我们的正统历史著作里,照例会提到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反动势力狼狈为奸,扼杀了伟大的农民起义运动。论据主要是洋枪队的助战,帝国主义在上海攻击太平天国部队。尽管帝国主义的确协助了清廷,但一般来讲,我们倾向于相信,曾国藩的湘军和太平天国的内斗才是这场农民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帝国主义的干涉最多是次要原因。
然而,在西方人的历史著作里却一直存在一种说法:是大英帝国的干涉拯救了十九世纪的大清,帮助清兵剿灭了太平天国叛乱。看,地球虽然是圆的,但每一方仍会以自己为中心,各自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