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闲书过眼录之《白夜行》

(2017-09-09 16:36:52)
标签:

读书

小说

东野圭吾

白夜行

悬疑

分类: 枕边书
2016闲书过眼录之《白夜行》

十九、《白夜行》;东野圭吾著;刘姿君译;南海出版公司。


《白夜行》中文译本在大陆面世已经几年,最初的畅销热潮过后,至今还经常出现在各类渠道图书销量榜单的前十名中,不能不引起我阅读的好奇心。长期上榜单不一定就是经典,比如龙应台的《目送》,这几年一直在榜,却是部不折不扣的平庸之作。


悬疑推理小说像电影里的类型片,总逃不出一些固定套路,不管作者怎么求新搜奇,最后总有似曾相识之感。比如最不可能的人往往是凶手,随便一提的道具就是最关键的线索。开头部分总是东来西扯,枝蔓横行,故意混淆读者的视听,但不能说的秘密最后总是要说的,密室里的凶杀总要从密室外找到凶手。但是,《白夜行》似乎有点不太一样,开头不久,读者就隐隐发现了线索。唐泽雪穗和桐原亮司刚上了初中,两个人的凶手身份就可以锁定了,以致我总有一种期待,相信东野圭吾会给出一个反转,出现新的凶手,打消我笃定的事实。然而,直到小说末尾,亮司死去,美穗头也不回的离开,反转没有出现,也不再可能出现。


一部悬疑小说,在开头不久后就告诉读者凶手的身份,构思的确很大胆。《白夜行》在已经发现了凶手后,还能让读者有所期待,继续看下去,完全靠情节的推动。虽然凶手的手法看起来是重复的,比如雪穗每一次遇到女性的竞争者,就让桐原亮司侵犯对方的身体,不管是拍裸照,还是实实在在的强暴,手法上并没有本质区别。桐原亮司盗版游戏、盗取高宫诚公司的软件,接近典子,除了让典子找氰化钾干掉今枝的目的,也是为了黑入筱冢一成所在制药公司的系统,这都利用的是亮司在计算机上的专长。如果跳出剧情,考察东野圭吾的写作结构,不难发现其中重复的成分。


为什么重复的故事结构并没有让读者感到厌倦,反而产生巨大期待,不断地跟随东野圭吾的脚步走下去,这就是《白夜行》最大的成功之处。尽管从头至尾是关于雪穗和亮司的故事,然而每一段却都从一个第三者角度讲述。第一段凶案发生时,主角是刑警笹垣,第二部分,一上来出现的是秋吉雄一,而后是菊池文彦,紧接着引出的是江利子和藤村都子。第三部分出现了园村友彦,和奈美江。我就不继续往下罗列了,读者会发现,恰恰是从这些第三者的角度,从他们命运的转化,推动着雪穗和亮司故事的发展。如果读者忽略了这些不断出现的第三者视角,只关注雪穗和亮司的行为,就会错过了《白夜行》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不断缠入故事中的第三者,让他们在白昼中行走,衬托出雪穗和亮司幽灵一样徘徊的影子,令读者渗出阵阵寒意。


杀掉可能成为威胁的奈美江,并借机劫夺她挪用的大量公款,用氰化钾毒死窥探其秘密的私人侦探今枝,把纠缠的松浦置之死地,让成为累赘的唐泽礼子非自然死亡,虽然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新的谋杀,但采取的手段各有其巧妙,叙述的角度参差多变。悬疑所谓的烧脑,在某种程度上是看作者叙述角度的巧妙,倒未必真的是纯然靠离奇和诡异。东野圭吾在平静的叙述下,不用太多故弄玄虚的技巧,便让读者如同走过黑暗的长巷,一盏盏昏黄的灯光不停递进,看似没有变化,却时刻蕴藏无法言表的恐怖和荒寒。《白夜行》作为一个别具一格的推理小说,其手法的巧妙正显现于此。


《白夜行》除了推理,也是一部深刻的心理探索之作。尽管东野圭吾并没有描写雪穗和亮司的心理活动,但通过行为,却折射出了心灵的深度。对主人公雪穗和亮司而言,生活已没有意义,只是在不断地攫取中继续活下去。雪穗想要追求一成,却遭到拒绝。对于这个强悍的女人,那一刻是否有一瞬间产生过深刻的失败感?她用了很多年,爱着这个男人,却始终无法像高宫诚和筱冢康晴一样玩弄于股掌,真正的爱是无法用策略和阴谋得到的。亮司是不是爱着雪穗,还是仅仅被命运裹挟,身不由己呢?我更倾向于前者,东野圭吾的本意恐怕也是如此,他在《白夜行》中透露出的种种信息,都在暗示这份爱的存在,从童年图书馆里的厮守,为了她杀掉自己的父亲,直到为她而选择自杀,如果不是爱,谁能解释亮司做这一切的理由。但雪穗没有选择和亮司在一起,除了为了避免两人的秘密暴露外,恐怕更多的是她对亮司并没有爱。今枝说,雪穗爱的是一成,这恐怕是真的。雪穗迟迟不肯接受康晴,在给养母守灵的夜晚,试图勾引一成。假如他对亮司真的难以释怀的爱,那对一成的爱就很难成立。当年,只是因为图书馆的一段相识,偶然将亮司裹挟进他的故事里,也许,雪穗正是利用了亮司的爱,正如她后来利用了养母的爱、江利子的信任、高宫诚的善良、康晴的痴迷,而达成自己的目的。不管童年的她曾受到何种伤害,她之后的行为都冷酷而残忍,无法饶恕。而一次次阴谋的得逞,真的让她感到成功的快感了吗?白夜比黑夜更可怖,黑夜至少可以给心灵以庇护,白夜中的人却永远无法解脱。


但《白夜行》毕竟是一部推理小说,喜欢《白夜行》的读者总是费心帮东野圭吾去寻找故事背后的原因,但在我看来,尽管东野圭吾对背后导致情节的感情与性格构建的极为出色,但他更在乎的是情节的曲折和新奇,是否吸引读者。因此雪穗和亮司的很多做法,最终东野圭吾都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就是这类情节推动型的小说常有的缺陷。可能《白夜行》的拥趸着会说这也是东野圭吾的手法,故意不给出很多悬疑的答案,给读者以想象探索的空间。但在我看来,东野圭吾固然有留白的想法,但恐怕也因为随着故事开始出现重复,过于漫长的等待让节奏变得松弛,逼着他不得不斩截地给出一个结尾,因此无法对之前的铺陈做出充分的关照。开始的故事过分庞杂,而无法收拢,越是天才的设定,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2016闲书过眼录之《白夜行》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