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闲书过眼录之《堂吉诃德》

(2017-07-15 16:43:41)
标签:

小说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阅读

文化

分类: 枕边书
2016闲书过眼录之《堂吉诃德》

十、《堂吉诃德》(上下册);塞万提斯著;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之后的问题,虽然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多数人奉为经典译本,但语言一旦经过翻译,其魅力必然大大缩减。当西班牙语的堂吉诃德变成说中文的堂吉诃德,原文的魅力恐怕已丧失大半。堂吉诃德在印刷所里说过一段话,可作为注解:“一般翻译就好比弗兰德斯的花毡翻到背面来看,图样尽管还看得出,却遮着一层底线,正面的光彩都不见了。”


中国的小说作者可以由此获得一些教训,语言魅力的损失,对小说的影响不可小觑,别以为只要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结构精致巧妙,加上种种勾摄读者的小技巧运用纯熟,就可以忽视语言文字的捶打。无论诗歌、散文这类以文笔见长的形式,还是小说、戏剧这类以故事见长的形式,文字的水准是基础,没了基础,屋宇难有盛大的气象。而文字水准的高超,有时的确能够弥补结构和立意的缺陷。


翻译小说因为语言的再创造,无奈之下只能更多看小说的故事、结构、立意和意境,如果从这些方面来评判,《堂吉诃德》的文学价值恐怕有些高估。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形象,疯疯痴痴的做派成为后来无数喜剧人物的典型特征。我们今天看很多喜剧片中的桥段,仍依稀有《堂吉诃德》故事的影子。哪怕是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人一胖一瘦,一高一矮,一个驾一匹驽马,一个骑一头呆驴,这种最简单的夸张对比手法,也在无数喜剧中重现。但如果不考虑塞万提斯对这种典型人物、典型戏剧情节的开创性,你会发现,如此篇幅浩大的小说,在结构上实在乏善可陈。小说中固然有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客店内劈刺酒袋这样的经典场景,却也穿插了许多无聊的爱情故事。里面有众多喜好女扮男装,又美艳绝伦金发女郎(塞万提斯对金发女郎的偏好昭然若揭),好些痴情男子,为爱要死要活,无端插入到堂吉诃德的巡游中。还有许多无聊的人,故意制造出种种气势宏大,群众演员众多的场景,只为了调戏堂吉诃德。虽然那个时代贵族老爷们的悠闲是事实,但悠闲到如此无聊程度的奇葩能凑到一起,只能感谢塞万提斯的鹅毛笔了。


《堂吉诃德》获得的声誉有一部分来自于对堂吉诃德形象的过度阐释,后人把堂吉诃德看作理想的化身,把疯狂当成理想,把执拗作为坚贞,把鲁莽视为勇敢,赋予堂吉诃德一种平凡庸碌时代缺乏的英雄形象,这实在有太强烈的后现代解构味道了。堂吉诃德种种荒谬的行为,因为其理想主义,都成为了一种值得尊敬的失败。但依我看,这未必是塞万提斯的初衷,塞万提斯恐怕更多还是用堂吉诃德的行径来讥刺当时骑士小说俗烂的情节,无意中竟被后人看作蕴含着深意。


《堂吉诃德》像是一部十五世纪的公路电影,描述堂吉诃德开着他的“驽骍难得”,桑丘驾驶“灰驴”宝车,一路奔驰冒险的故事。虽然笑中也掺入某些人生哲理,时常让堂吉诃德喋喋不休地对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加入自己的评价臧否,就连桑丘到了第二部,尤其是做了“海岛”总督之后也常常行事出人意表,智慧朴素而高妙,简直像我们的禅师一样。但这些哲理虽然大体上正确,但掺杂在小说中,用直白的议论发出,小说技巧未免太过平庸。塞万提斯还是一个得理不让人的人,第二部里时不时就把话题岔开去,出言讽刺一下伪造《堂吉诃德》第二部的阿维利亚内达。如果不是塞万提斯不断地重复这个名字,可能我们早已忘记了这部抢在塞万提斯完成《堂吉诃德》第二部之前,炮制出一部假《堂吉诃德》第二部的作者。因为塞万提斯的贡献,我们才得以永远记住这个名字。虽然这个作者伪造他人的续作,行为实在下作,但在小说里一遍遍去讽刺,塞万提斯也有点像他的堂吉诃德一样絮叨了。


但也许是我错了,塞万提斯不是像堂吉诃德,他就是堂吉诃德。在第一卷里,堂吉诃德热情地赞颂战士,而塞万提斯曾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他在战争中受伤而左手残疾,在阿尔及尔被俘虏,一次次领导其他被俘虏的基督徒逃跑,虽然没有成功,却显示出非凡的勇气。他把这段经历放入《堂吉诃德》第一卷中,通过别人的口讲述出自己的故事。塞万提斯一生数次入狱,从军负伤,却没能通过军功获得地位或者财富,写小说和戏剧,挣到的钱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但这个痴人还是用幽默率真的态度,继续面对世界,他才是真正的堂吉诃德。在第二卷里的最后,堂吉诃德败给学士加尔拉斯果学士装扮的白月亮骑士,不但堂吉诃德如丧考妣,读者也怅然若失,仿佛人生美好的希望被现实打碎。当自己小说的主角长眠墓穴,塞万提斯回首来时路,是不是也有一种壮志成空的感慨。他无法感知几百年后被供奉在文学殿堂之内的荣耀,按当时的标准,他就算不是一个失败者,也离成功路途遥远,哪怕有一本畅销书,给他带来的也只是声名而不是财富。如果我们想想塞万提斯的时代,西班牙人正在美洲大肆劫掠,无数冒险者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暴发奇迹,衬映之下,塞万提斯的遭际就更像堂吉诃德一样具有悲剧意味了。


抛开糟糕的故事结构,《堂吉诃德》不失为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至少能让你看得捧腹大笑。塞万提斯漫无边际的混乱故事,给了人们更多解构、诠释的空间,阐发出许多也许连作者也不曾想过的深刻内涵,因为这种多义,堂吉诃德才不曾老去。当我们为《堂吉诃德》折服时,看到的正是自己理想熄灭后仍有温度的余烬。


《堂吉诃德》作为小说尽管有不少缺陷,但塞万提斯在那样的时代,身陷坎坷路途,用潇洒诙谐给我们留下两个无法忘怀的文学形象,迄今为止,又有多少人拥有如此功力,配得上享受这样的尊荣?

2016闲书过眼录之《堂吉诃德》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公众号: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