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的价值——指月闲话之一百三十三

(2016-12-25 17:25:25)
标签:

吕思勉

历史

读书

文化

分类: 指月闲话

 

历史的价值——指月闲话之一百三十三

几年前看过一个毕业生起薪调查,学历史的毕业生名列前茅——在起薪最低的专业里名列前茅。中国曾有引以为豪的史家传统,如今研修历史的人却正一步步退到社会的边缘。


历史是研究什么的学问?历史能使人知晓过去吗?其实所有历史知道的只是过去的冰山一角,而又常常因角度的限制如盲人摸象,所见未必是全部真相,甚至是假象,乃至偏见随之而至。历史不能像科学,用实验来重现相同的现象,历史是白驹过隙,是不可重复的瞬间。因此历史就有点玄学的味道,缺乏统一的标准,给了人随意阐发的空间。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的绪论中说:“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舍事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历史对于事实的搜求,是历史最基本的工作,人类懂得记录发生过的事情,所以才积累而为人类的文化与文明。但历史所记录的事实,永远都有其未尽之处。这是历史的局限,如果被事实束缚,机械地解读历史,常常会因食古不化,肠胃不调。人类研究历史,探究的是背后的“理”,这种理,是理性,是对事实的理解,也是对隐含规则的探求。虽然标准各异,但理性的观点,全面的解读和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是必须的,否则研究历史要么成为一件搜求故纸堆,毫无意义的工作,要么就成为对历史的机械解读,成为历史的奴隶。


吕思勉又说:“史学之所求,不外乎(一)搜求既往的事实,(二)加以解释,(三)用以说明现社会,(四)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人类懂得记录过往,是一大进步,没有过往的人,会一次次以某种程度重演同样的错误,但能够记录历史,进入了文明时代的人类,依然可能一次次犯同样的错误。只不过这些错误变了一些样貌,让我们迷惑,只有经过时间的淘洗,才发现其中有秘密的路径,彼此相通。所以,历史是一部部推演而来的,发现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其中不管哪一段出现误解,最终推测未来的结论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历来统治者说以史为鉴,却有很多人成为历史的奴隶,比如日日将二十四史置于床头,精心研究,所收获的不过是帝王之术,学到的是如何驾驭群臣,如何排斥异己,独裁专断,这样由历史推演出的“理”,造成不会是进步,反而是倒退。

历史的价值——指月闲话之一百三十三

欢迎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读书分享群:闲书过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