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小说诺贝尔奖文学 |
分类: 枕边书 |
十三、《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著;范晔译;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按照自己定的原则,重读的书一般是不放在《闲书过眼录》内的。《百年孤独》属于已经读过不知多少遍的书了,这次还要为这部书写上几行字,还得自己给找自己找一个理由。
最有力的理由是,之前我读的版本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九十年代初出版的版本,译者是黄锦炎、沈国正和陈泉。当时的中译本《百年孤独》并未得到马尔克斯的授权,这次出版的是经马尔克斯授权的版本,译者也换做了范晔,新的翻译版本,也许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但这样的理由实在牵强,首先未获作者授权虽然可以称为盗版,为人不齿,但对读者而言,假如盗版书不是错漏百出或印刷低劣,只看内容,和正版书并没有区别。何况在那个年代,中国还没有什么翻译书籍要作者授权的概念,常常是拿过来翻译完了直接出版。另外,所谓译本,也并见仁见智,除非熟悉西班牙语,否则很难对译本优劣做出判断。再一次重读《百年孤独》,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本你可以一次次重读的书。
穿越一百年的孤独,一个家族的兴衰,映射着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百年孤独》具有史诗气度,但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类传统史诗类巨著不同,马尔克斯不用宏大的历史背景来衬托,不拘泥于真实,却获得了最深刻的真相。从初建时的好奇与开拓,香蕉园繁盛期的奢靡与疯狂,直到孤独的城镇在干旱中一点点死亡,马孔多的兴亡就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盛衰的缩影。冰块引发的惊奇,失眠症带来的遗忘,绵延不绝的三十二场内战,一幕幕荒诞的场景,是历史发展的重现。布恩迪亚家族纷乱的图谱,一代代的奥雷利亚诺和阿尔卡蒂奥,阿玛兰妲与蕾梅黛丝,爱与欲的冲突挣扎,整个家族之间错综如迷宫一般的爱恨纠结,展现的是所有人类的荒诞与孤独。这是一部真正的史诗,比起某些热衷于大背景、大场景、大主题的所谓“史诗”作品,《百年孤独》所体现出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惊人的。魔幻得如此真实,真实得如此光怪陆离,马孔多的世界,自成一体,像浓缩的太阳系,映射整个宇宙的形状和规则。
《百年孤独》能够为诸多中国当代作家奉为长篇小说的圭臬,依我看,很大程度在于其绝妙的故事性。马尔克斯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反思说教,或卡夫卡式的冷静反讽,带复杂的哲学思辨,马尔克斯更像中国传统的说书人,喜欢略带夸张地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不是肃穆讲堂之上,和你谈玄论道,追问存在与虚无的学者,而是闲坐街头,口沫四溅谈着奇闻异事的街巷中人。如果问《百年孤独》为什么成为一部名著,而没有变成一本《故事会》,那是因为马尔克斯将深刻的孤独感放入喧闹纷纭的故事中,让读者从热闹的故事背后体察出人世的苍茫。只有繁盛中的孤独才是最深刻的孤独,像《红楼梦》里煊煊赫赫的荣宁二府终归于一片白茫茫大地,像《水浒传》里天罡地煞风云聚会,最后只剩蓼尔洼瑟瑟秋风。惊堂木一拍,一本大书终了,成败兴亡都已云散水流,看客纷纷散去,说书人独立堂下,涕泪泫然。
这才是我再一次阅读《百年孤独》的理由。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闲书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