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闲书过眼录之《雪国》

标签:
雪国日本小说新经典文化川端康成湖 |
分类: 枕边书 |

八、《雪国》;川端康成著;叶渭渠、唐月梅译;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穿过长长的隧道,像穿过漫长的时间,列车进入了雪国,时间也进入了雪国。川端康成的笔下,永远是无奈的哀愁,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轻烟似的雪花,璀璨的银河,炽热的大火,在烟与光中坠落的年轻生命,在冰冷的雪国,冷暖之间,强烈和冷酷之间,是人生的热烈与悲凉。
窗边的梳妆台,镜中不断递变着风景,那一次是红叶满山,明亮的秋阳,这一次是白雪闪烁,镜中人通红的脸颊,宛如镜中之花。川端康成的文字间没有过多的渲染,却美得使人怜惜。据说是川端康成一段真实经历,女主人公也有原型可循。但故事的真实性并不重要,生命的美丽哀伤穿透一个故事,进入另一个故事,进入所有人的故事,这才是《雪国》的价值。
驹子为读过的小说记笔记,不写感想,只记录标题、作者、书中人物,和人物的关系,记了十多本,岛村说:“完全是一种徒劳嘛”,“是啊。”驹子满不在乎地朗声回答,然后直勾勾望着岛村。这是《雪国》中一段小小的细节,岛村“明知对于这女子来说不会是徒劳的,却劈头给她一句‘徒劳’。这样说过之后,反而觉得她的存在变得更加纯真了”。“徒劳”——正是川端康成对《雪国》中人物和故事最深刻的定义。徒劳地生,徒劳地爱,徒劳地死,面对茫茫的雪夜,人的一点爱与执对无法抗拒的命运是何其徒劳。然而,对作者和书中人物 而言,一切又不是徒劳的。就在徒劳与不舍中,我们沉浸在“雪国”无法排遣的哀愁之中。
这本书收入的另一篇小说是《湖》,一篇结构上有着很强西方现代小说风格的作品。随意的笔触,散漫的情节,深入细致的心理描述,回转穿插的时间线索。没有太多的跌宕,两个人物命运短暂交织,又彼此走向不同的轨迹。相比《雪国》中的人物,《湖》中两个主人公的生活充满更大的问题,性格都是扭曲的,在彼此的世界里痛苦。整部小说渗透的仍是川端康成式的虚无与哀感,这是他的底色。无论委身于一个老人的女子,还是一个跟踪女学生的男人,他们都有失败的爱情,无奈又无力救赎。小说最后,男主人公银平把一笼萤火虫挂在他一直跟踪的少女腰间,萤火虫的光在夜晚闪亮,美丽而徒劳,徒劳而美丽,如火光中倾斜的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