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闲书过眼录之《动物凶猛》

标签:
王朔动物凶猛小说冯小刚私人定制 |
分类: 枕边书 |
王朔黄金时代的作品中,《动物凶猛》最具代表性。不仅因为姜文把它拍成了一部名垂中国电影史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即便从小说文本上看,《动物凶猛》也是几十年来中国小说史上一部经典之作。
曾经被某些人定调为“痞子文学”的王朔作品,经过二十年,回头再看,不但算不得痞子,放在今天,还得归入高雅文化,王朔一不小心迈进了自己讽刺过的高雅艺术之群,有成为德高望重艺术大师的趋势。到今天,王朔替冯小刚写《私人定制》的剧本,话里话外仍以“俗”自居。但整个电影看下来,处处故作姿态,感觉就是一个不小心走入“雅”的人,掉进自己挖的坑,站在坑里拼命说,“我不是雅,我是真俗,我是冤枉的,我是失足的”。但俗文学从来不刻意表白自己的俗,比如各类网络文学,比如金庸、琼瑶这类,曾遭王朔无情讽刺的文学。反倒是王朔、冯小刚这批强调自己接地气,真俗的人,让人嗅出“装”的味道。真“俗”不会装,假“雅”才会,用王朔的话说:“特没劲!”
有点跑题了,回来说这本书。这部名为《动物凶猛》的王朔中篇小说集,除了《动物凶猛》,还有其余三部作品:《给我顶住》、《你不是一个俗人》、《许爷》。这几部作品,最早发表于1990年,最晚一部发表于1992年,是王朔名声最盛的时代,我以为,也是他创作最为成熟多产的时代。记得九十年代初,我曾花时间读完王朔的《谐谑卷》,那时觉得这就是中文小说的经典了。彼时,王朔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风头一时无两。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开始,王朔正在渐入佳境。但是,回头看,王朔在其创作最为旺盛的时候,却没能突破自己的瓶颈。
《给我顶住》、《你不是一个俗人》中的人物带有标志性的王朔对话风格,王朔那种略显做作的“京腔”,作为一个北京人,我不认为那算地道的北京话,最多算王朔风格的“京腔”。千篇一律的腔调,乍听似乎很生活,看多了,就发现是王朔一个人在耍贫嘴。不论对方什么身份,身处什么环境,话语如同出自一人,根本是王朔自己在吐槽。王朔的吐槽连荒诞也是一个风格,一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语境中的人,错位的语言穿越,带来荒诞感。《给我顶住》以一个悬疑小说情节,完全缺乏逻辑的合理性,全是王朔奋力编造的痕迹,人物成了受情节摆布的木偶。作为《甲方乙方》雏形的《你不是一个俗人》,要看作《顽主》的续篇,但比起《顽主》荒诞中的戏谑,《你不是一个俗人》是一个为了嘲讽而嘲讽的作品,连幽默也略显勉强,只好算作优伶一般的滑稽。王朔要表达的东西太过直白,嘻嘻哈哈之后,享受了语言幻化出的快意热闹,我们几乎什么也记不得了。
有了这两部作品的衬托,我们就能加倍看出《动物凶猛》的可贵。这部写给灿烂青春的抒情诗,揉合了懵懂、叛逆、纯洁、迷惘、困惑、狂躁,在青春期荷尔蒙催化下,真实与虚幻不再清晰可辨,记忆和现实不再判然可分,王朔用一种冷静又多情,温柔又残酷的语调,为我们唤来青春的孤独,又渗透过时光,让这个孤独如此美丽灿烂。这是王朔创作的高峰,也是他再也没能到达的高度。
另外一部《许爷》,讲述男主角“许爷”幼年因在所谓“大院”里出身低下备受歧视,长大后,为了讨好当年“大院”里的朋友,委曲求全,想用金钱买回自己的尊严,最终不但没有得到尊敬,反倒在异国他乡,彻底丢失了尊严,最终因打伤一位日本黑社会成员,被遣送回国。在王朔的创作中,这部小说也可列入优秀之列,但“许爷”用巴结当年身份高的朋友的方式,试图寻回当年没有的尊严,却显得缺乏说服力。毕竟,用金钱买尊严,却反遭奚落,却继续谄媚他人的行为,太不符合一个人的正常心理。“大院”一直是北京一个特殊所在,是那个年代一些高官显贵聚居的地方。王朔作为“大院”里的“官二代”,最终还是站在了“大院”里高身份孩子的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不顾侮辱巴结所谓“身份高”的朋友,又不为了任何利益,仅仅是面子,这恐怕仍是“大院”孩子王朔的 “想当然耳”。如果在人性的开掘上,王朔能更深一步,《许爷》本有可能和《动物凶猛》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