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闲书过眼录之《走在蓝色的田野上》

标签:
文学读书小说克莱尔路吉根走在蓝色的田野上文化 |
分类: 枕边书 |
五、《走在蓝色的田野上》;克莱尔·吉根著;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克莱尔·吉根在中国不算一个有名气的外国作者,一方面由于本身喜欢文学的人就不多,郭敬明、南派三叔、天下霸唱这类又占据了主要市场,不要说外国作家,莫言如果不得诺贝尔奖,听过他名字的人也没几个;另一方面,克莱尔·吉根不是一位高产作家,我甚至怀疑在爱尔兰,也未必有多少人听说过她。迄今为止,吉根只出过两本短篇小说集,一本是《南极》,另一本就是《走在蓝色的田野上》。
克莱尔·吉根的笔调是冷的,行文几分似张爱玲,但张爱玲的冷是繁华中的冷眼,克莱尔·吉根的冷是月光下一片雪原,澄澈安静。吉根小说里的人物都不快乐,《护林员的女儿》中说:“有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站在谷仓里,看着鸡们啄谷粒,觉得很快乐,随即才发现自己并不快乐。”吉根小说里的人物多数都隐忍着,快乐只是一次按摩,让筋骨得以暂时舒展,即便神也在压抑着人,《走在蓝色的田野上》的神父,为自己曾经的爱人主持婚礼,全力克制着感情。《花楸树的夜晚》,玛格丽特为自己对一个神父的爱而痛苦,另一个男人的来临,只是她引导和操纵的一个工具,为了实现她的愿望,而后毫无惋惜依恋地离开。
好在吉根不像张爱玲那么决绝(张爱玲至少在文字里决绝),她还要为平庸、压抑的人生留下一些霞彩。《护林员的女儿》,女主角还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坦白了自己的出轨,不是忏悔,是对生活的抗议,最终,大火毁掉了囚禁人的家,吉根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尾,也许走向觉醒,也许走向沉沦。《离别的礼物》,一段不堪回首的乱伦,女儿终于离开,不再归来,远离噩梦。
从容不迫、优雅,慢慢引入进入故事,又凌厉抛给你生活的真相,吉根是小说里那个擅长讲故事的玛莎,她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气味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