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读书清单之《白天遇见黑暗》

(2011-02-18 08:57:13)
标签:

夏榆

白天遇见黑暗

矿工

悲伤的耳朵

马燕日记

文化

分类: 枕边书
2010读书清单之《白天遇见黑暗》 十二、《白天遇见黑暗》;夏榆著;花城出版社。

       夏榆不是一个出名的作者,远不及鲁迅《药》里面的夏瑜名头响亮,作为南方周末的资深记者,他只出过这一本散文集,据他自己说,今后不准备再写作类似散文了,使得这部书更加鲜有人知。

  
  一位朋友读罢此书,深夜给我发短信,述说自己的激动之情。不知道是否尘俗蒙心日久,还是对苦难生活的疏离,我将全文读罢,却难得有同样的激荡之情。

  
   夏榆出身底层,生长于矿区,做过矿工,耳闻目睹过矿区的无数死亡,《白天遇见黑暗》就是对矿井生活的直观感受。血红的事实胜过一切言辞,夏榆叙述的尽管 还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往事,煤窑的事故远达不到今日壮观的规模,但血淋淋的真相已足以让身处城市的白领们不忍卒读。在酒吧和夜店间歌舞升 平,享受繁华盛世的人,谁曾想到那些财富中曾凝聚了多少人的悲苦、汗水和鲜血?夏榆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无论是在抒发个人情怀的散文中,还是作为记者对《马 燕日记》,对延安“看黄碟”夫妇的客观报道内,夏榆不放弃对底层生活状态的注视与关怀。夏榆写挣扎在死亡和贫困线上的矿工,写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外来人,他 的视角不是俯瞰的,他是侧身期间,用身体和生命来触摸苦难,反抗命运。

  
  然而,好的题材,悲悯的胸怀,未必意味着好文章。夏榆固然 有《悲伤的耳朵》、《白天遇见黑暗》这样的好文,但更多的却是重复同样的情节,抄袭自己的语言,翻来覆去,同样的视角,同样的笔调,同样的情绪,同样的哀 叹。正如祥林嫂对乡邻重复同样的故事,说多了,同情转成了厌烦。当一个作者不思进取,其作品价值也就微乎其微了。夏榆不再写散文不失为明智之举,作为一个 记者,恐怕更能发挥他的天赋。

  我更期待一个好记者夏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