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读书清单之二

标签:
陶渊明聚斯金德奥斯丁科塔萨尔奥威尔 |
分类: 枕边书 |
四、《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著;张铃、张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看了奥斯丁再看张爱玲的《小团圆》,就明了古典主义和现代文学的差异了。奥斯丁一生未婚,讲起男女之间的情事,却委婉尽情,曲折多姿。
几个乡间男女之间的小小波澜,在优雅的叙述下,一点点敷演出鲜明的人物。只是有些人太过理想化,无论伊丽莎白还是达西先生。也许那正是奥斯丁理想中的自己和伴侣吧,也许是理想无法企及,奥斯丁才选择了终生孤守空房。
五、《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著;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部关于极权主义的寓言。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奥威尔在小说里刻意杜撰一本《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描述他心目中极权主义的终极图景。
与古代暴君横施无度的罪行相比,现代极权主义更具备集体性,更无孔不入。利用科技的种种便利,极权统治不但控制你的行为,更侵入你的思想,干涉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天下一统,不止统一在同一个旗帜下,更统一在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中。
任何时代,都有必要让读一下《一九八四》。都要提醒我们,极权主义究竟能带来什么。
六、《万火归一》;胡里奥·科塔萨尔著;范晔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科塔萨尔的狂放想象,炫技逞巧,让文字跳舞,让情节如博尔赫斯笔下的迷宫,百转千回,昏眩迷离。
有些故事使人费解,科塔萨尔也刻意让你费解,真实和虚幻有时是没有界限的。
情欲如海洋,淹没了广场上观看死刑的人群,期待一场血腥的杀戮,却变成纵欲的狂欢。谋杀了二十六个花样少女之后,格雷诺耶戴上了香味的王冠。然而,在香水的国度里为所欲为,恰恰使得格雷诺耶的生命走向终点。对这个出生在臭气熏天的鱼市场,落地后就丧失母亲,身体没有任何体味,为世界忽略鄙视的人,他所终生追寻的目标一旦达成,生命的意义旋即丧失。
聚斯金德显然更在意情节的离奇,在使人迷幻的香味,在一连串的死亡中,透出的不是恐怖残忍,而是一种近乎迷醉的欲望。格雷诺耶的孤独是全人类的孤独,在欲望的深渊里,寻觅人生的意义,最终万劫不复地沉沦。
聚斯金德的故事让人想起奥尔罕·帕慕克的悬疑,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
八、《陶渊明集》;陶潜著;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
是我们错解了陶渊明。
多年来,课本里把陶渊明描述成田园诗人,仿佛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俗世,飘飘若仙。通读《陶渊明集》,你才会发现,那是一个一生困窘的灵魂,狷介自放,不苟合于世俗。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善恶不分,忠奸不明,天运如此,陶渊明何以待之?“桃花源”只在梦中,现实中惟有采菊躬耕,啜饮酒中真味。想想当年“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倾慕“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那个沉湎浊醪,息交绝游的隐士,内心深处却是郁勃愤然之气。
晋末乱世,朝代更迭,攻伐争权,早已司空见惯。文人空有一腔抱负,也不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魏晋之间,杀文人蔚然成风,武人惑乱朝纲,军阀割据,陶渊明的孤愤与抱负何以倾泻?
《闲情赋》有屈原香草美人的风致,昭明太子却称“白璧微瑕”,实为不解风情。“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陶诗有班婕妤秋风团扇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