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屠格涅夫董桥 |
分类: 枕边书 |

家中有一本屠格涅夫的散文诗,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巴金翻译,是屠格涅夫自1887年至1882年的创作,也就是屠格涅夫生命最后几年的作品,写的时候并不为发表,纯为自遣,曾偶尔念给朋友听,后由斯塔休列维奇建议发表在《欧洲导报》上。小学课文里有一片《麻雀》,写作者外出狩猎,一只老麻雀为保护自己的孩子,勇敢地站在猎犬面前,正出自这本散文诗集。
五十一首散文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被死亡威胁,病痛折磨所表露出的无助与痛苦。在《老妇》中,诗人在旷野被一个老妇人追逐,被“不祥地,凶恶的大眼睛”注视,却无法躲避,屠格涅夫感觉妇人正在驱赶他走向一个黑洞,那是坟墓“这个老妇就是我的命运,是人逃不了的命运啊!”作者分明是在描述死神,当死亡的阴影如同幽邃的暮色正在笼罩老宅,敏感多智的心灵是最易拨动的。余光中说:“凡大天才,没有不怕死的。愈是天才,便活得愈热烈,也愈怕丧失它”,天才的寂寞,谁能感受呢?
还是钟爱屠格涅夫《猎人日记》里的《白净草原》,宁静和谐,清新悠远,那是屠格涅夫的处女作,不知道屠格涅夫在老年的孤独中有没有想到露水沾湿的草原,那个充满年轻人梦幻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