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落了玫瑰花园之四

(2007-06-21 10:55:22)
标签:

诗人

分类: 枕边书
    诗人往往是一个死后为人崇仰,生前遭人讥嘲的职业。(假如诗人也算一个职业的话,我觉得更像一种责任和宿命)即使生前享受荣光,能否善终也要存疑。洛尔加三十七岁在西班牙内战中遇害;狄兰"托马斯死于酗酒;二十七岁的特拉克尔因服用大量可卡因病逝在精神病院;策兰从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生命;曼德尔施塔姆在西伯利亚流放地悄无声息的弃世;帕斯捷尔纳克晚年几乎被驱逐出祖国,郁郁而终;里尔克终身孤独的寻找不曾得到的家园。除了两位至今健在的诗人(也有由于这两个健在的诗人与作者相熟,所以对他们的经历未作过多介绍),书中谈到的其余七位诗人,都称得上命运坎坷,身世凄凉。

过分的敏感,损坏了心灵的平静。离群的孤傲,被庸俗的人群所弃绝,也是自身的弃绝。诗歌永远是浑沌世界里最清醒的声音,也正是这种清醒令他们不被容忍。也许在天堂,有一个玫瑰花园只为诗人开启,然而在尘世,他们却宿命般迷失于荣耀宫殿的入口。诗人由于公布了不属于俗世的秘密,而受到命运的诅咒。

当世事流变,我们可以在书斋中安静诵念这些伟大诗篇,谈论翻译的优劣成败,诗人所经历的煎迫和挣扎,隐没在诗篇背后的脸孔,也许无关重要。人类的精神在先知者的痛苦中传递,而对读者而言,这是巨大的幸福,对于作者而言,又何尝不是呢?借用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中贝多芬至爱尔杜第夫人信中的一句话“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可能是对诗歌和诗人最好的诠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