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里认识的一些新朋友称赞我写的文章,其实过去相熟的人一看便知,博客上的东西几乎都是一两年前甚至三四年前的旧作,偶尔得闲copy一下,拿出来炒冷饭充数。今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目前工作网站的建设上,千头万绪,焦心劳神。不要说写东西,就是看书的时间也很少。不过由于工作地点的变化,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就有四个半小时以上,漫漫旅途就成了读书的最好时间。这次列出来的十本书,有6本是在路上读的。不管事业有何种变化,读书的习惯总不能改变,虽明知其无谓,然生命的意义又岂能一一理智的说清。如果一定要一个理由,大概读书可以令浮躁的心得以片刻安憩,而不至于由于紧张的拉扯而绷断。
凡是今年随兴所至挑拣翻看,而没有一字不落通读的书籍,各类关于管理赚钱营销励志的著作(准确说,这类书我永远只是挑选认为有用的部分,用最快的速度看完),都不在此次清单之内。一年读十本书毫不值得骄傲,但生命的意义也许就在这种渐渐缓缓地积累。事业的成败利钝非我所能掌握,所能作的惟有尽力。较之最近几年的碌碌无为,今年尽管未能尽如人意却忙碌而充实。正如读书,生命就是解题的过程,答案和分数在上帝手中。
1.《时间的玫瑰》
中国文史出版社,北岛著。
在西方流浪多年的北岛在国内解禁后,最近频频出手,谈论西方诗歌和翻译,集中论述了九位国外诗人的作品,文章中规中矩,对于诗歌翻译的问题颇为中肯。
2.《雅舍小品》(上,下)
天津教育出版社,梁实秋著。
《雅舍小品》第一辑写于四十年代抗战期间,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位置有目共睹。第一辑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这一次买了天津教育出版社新出的梁实秋作品集,第一次读完了全部《雅舍小品》共四辑。
其余三辑是作者晚年在台湾所作,虽冠以《雅舍小品》之名,却颇令人失望。尽管语言运用的水准未见降低,其内涵和深刻程度却难以和第一辑相比。作者有偷懒敷衍,重复自己风格甚至话题的嫌疑,尤其是晚年退休,趋于保守,思想内羼杂一些陈腐观念,缺少了轻灵鲜活的风骨,尽管形似却难寻当年神韵。
3. 《雅舍杂文》
天津教育出版社,梁实秋著。
梁实秋不同时期作品的集合,依然不脱雅舍小品的风格。即便是大师,天才之作也是寥寥,譬如名酒,要有优良的果实合适的温度湿度窖藏的环境,天缘巧合。强求不得。
4.《雅舍忆旧》
天津教育出版社,梁实秋著。
其中很大部分是回忆自己妻子的《槐园梦忆》,这类作品往往作者沉痛而读者难有切身之感。再加上梁实秋晚年和韩菁清的那一段惊世之恋,多少抹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其余部分回忆早年清华的学习经历,以及朋友故交,作为史料来读,佐以作者不俗的文笔,尚可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