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枕边书 |
台湾作家罗青的《子夜册:曲》,读来很有味道,这是一篇散文诗,第一段是这样的:
这是黄昏,连连,这是日落北北西的时候。而我已自东南东出发,已开始飘向你,飘向你——飘飘像一丝细雨,一丝轻轻柔柔的细语,若隐若现的,我,已经飘向你了。
没有人知道,真的,没有人。就连你,也不知道呵。连连,我原是那安静且遥远的海水,不断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四面八方试着,试着向你涌来,拥来。
即使在台湾,罗青也不是一个领袖文坛的人物,较之余光中、白先勇、李熬、高阳这些名声远播的人物,更不论琼瑶、三毛这样的通俗畅销作家,罗青是一个容易遭忽视的角色。虽然台湾诗歌的选集里都会有他的作品,但数量篇幅总比余光中、洛夫这些人少许多。
罗青的作品往往有新鲜奇诡的想象,构思精妙独特,我倒觉得他的散文诗比诗更胜一筹,从这篇《子夜册:曲》可见一斑。泰戈尔谈散文诗时曾说散文诗的韵律“不是没有条理,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节奏的”,尽管罗青的《子夜册:曲》是散文的形式,其韵律却一直起伏萦绕,一咏三叹。
“北北西”“东南东”,刻意的词语方式赋予散文以音乐的节奏,而反复和音韵上的重叠——“细雨”“细语”“涌来”,“拥来”,也加深了内在的韵律感。
这篇文章颇有 “小资”情调,但比起电视电影和报刊杂志上煽情做作的东西,这是一篇清隽流畅的妙文,“小资”要做到这种程度,才算有点格调。
我没考证过“连连”是谁,揣测大概是罗青的恋人吧。文章一共六段,因为篇幅原因就不都抄下来了,希望有机会大家也看看。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至于夜,夜是要来的,连连,就让它来,让它来吧。
当我卧下,成山,成林,成绵绵无尽的草原,那你就是——从山后林后草原后升起的星星,那么冷冻又那么温暖,那么遥远,又那么可亲。
这是黄昏,连连,这是日落北北西的时候。而我已自东南东出发,已开始飘向你,飘向你——飘飘像一丝细雨,一丝轻轻柔柔的细语,若隐若现的,我,已经飘向你了。
没有人知道,真的,没有人。就连你,也不知道呵。连连,我原是那安静且遥远的海水,不断的,一遍又一遍的,自四面八方试着,试着向你涌来,拥来。
即使在台湾,罗青也不是一个领袖文坛的人物,较之余光中、白先勇、李熬、高阳这些名声远播的人物,更不论琼瑶、三毛这样的通俗畅销作家,罗青是一个容易遭忽视的角色。虽然台湾诗歌的选集里都会有他的作品,但数量篇幅总比余光中、洛夫这些人少许多。
罗青的作品往往有新鲜奇诡的想象,构思精妙独特,我倒觉得他的散文诗比诗更胜一筹,从这篇《子夜册:曲》可见一斑。泰戈尔谈散文诗时曾说散文诗的韵律“不是没有条理,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节奏的”,尽管罗青的《子夜册:曲》是散文的形式,其韵律却一直起伏萦绕,一咏三叹。
“北北西”“东南东”,刻意的词语方式赋予散文以音乐的节奏,而反复和音韵上的重叠——“细雨”“细语”“涌来”,“拥来”,也加深了内在的韵律感。
这篇文章颇有 “小资”情调,但比起电视电影和报刊杂志上煽情做作的东西,这是一篇清隽流畅的妙文,“小资”要做到这种程度,才算有点格调。
我没考证过“连连”是谁,揣测大概是罗青的恋人吧。文章一共六段,因为篇幅原因就不都抄下来了,希望有机会大家也看看。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至于夜,夜是要来的,连连,就让它来,让它来吧。
当我卧下,成山,成林,成绵绵无尽的草原,那你就是——从山后林后草原后升起的星星,那么冷冻又那么温暖,那么遥远,又那么可亲。
前一篇:情可以生死
后一篇:2006读书清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