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操,白剽安宫牛黄丸
(2022-06-03 15:35:19)
标签:
安宫牛黄丸脑疝乌骨藤脑脊液循环中医降压法 |
分类: 医案 |
原创 夜已深
接上文,缅怀前辈,讨论完安宫牛黄丸中价格C位的几味大咖平替,下面是叔叔十多年前自己用最高性价比的安宫牛黄丸挽救其父亲的实操经验。
为缅怀逝者,以下文字均只转述当时我听到的原话,修正口误或备注信息用括号标出。前一篇为叔叔简介及几味天价药的平替讨论,这篇是实操,下一篇是医案。如果这三篇经验分享能启发到任何医者患者,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叔叔在天之灵。
“我父亲三年前被诊断为脑疝,当时几乎是命悬一线,主管西医警告说如果三个月不进行开颅手术,命就保不住了。不过恰好父亲年纪大了,有老年性脑萎缩,脑沟变浅,对颅内高压多了几分容受的可能性,所以并没有出现急性脑水肿的诸多症状,但也已经有语言障碍的表现。
我当时首先用针灸,直接扎百会、足三里、内关。同时以最快的速度使用安宫牛黄丸加鲜竹沥。在这些中医急救处理之后,我让救护车把他送到了我同学主管的医院以防万一。当时早上送去,下午就能开口讲话了,这就是安宫牛黄丸不容小觑的神力。经过反复协商,同学们还是一致认为需要开颅。当时还注射了一种针剂,具体商品名我已经忘记了,但是主要成分是乌骨藤。乌骨藤又被称为通关藤,是一味苗药,这个乌骨藤对神志恢复的效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对脑内压的改善帮助并不明显。而且既然是住院,输液瓶是从早挂到晚不间断的,纵使脑压想下降也没有出路。后来急性症状解除了,慢性期西医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维持,于是当时就协商出院,准备中药治疗自负盈亏。
紧接着我就千方百计搜罗各地关于脑疝的名方。其中发现山东一家脑疝专门医院与北京一蓝姓医生这两处的处方用药非常有特点。我大时间跨度地观察这个蓝医生,他有一张方叫作安脑丸很有趣,但自己琢磨下来没有什么进展。后来我查到武汉一个吴医生,只用针灸治疗这个病,一点中药不用,也不管你喝什么药泡什么茶。过了一段时间我找到武汉这个吴医生的一段视频才顿悟原来他用的是脑脊液循环的机理。本来我去北京找蓝医生的飞机票都定好了,这一下顿悟我就决定自己动手。
我使用中医的降压法。首先通过消食放空胃肠道的压力,再用火罐。火罐必须拔到半小时到45分钟的时间,就是让皮肤适当地出大面积的水泡,减轻体循环的压力,使里邪外达。此中依据在于,足太阳膀胱经通于脑户,且膀胱者洲都之官也,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主管津液,当膀胱经的积液气化不利时会循经上扰,入于督脉,络于脑室。既然如此,我们就从督脉入手,所以我第一罐下大椎。神志时而明晰时而糊涂,第二第三个罐下心腧。接着肺腧、肝腧、膈腧一路下来。45分钟以后,大椎的水泡最明显而且又大又光亮。然后我再用无菌针刺破一点点把水泡里的液体放掉。放完之后,我父亲自述脑内当即就有轻松的感觉。这个办法确实立竿见影,但刚刚拔完不要匆匆续上,给皮肤一些恢复的时间。在这几天里,水泡里的水还是会不停地向外渗出的。接下来还会有水泡出来,只顾一一刺破让液体出来。大概一到两个星期做一次这样的火罐,水泡里的水慢慢地少下来。
在之后的慢性期里,我还是选择长期使用安宫牛黄丸。但是为了节省开支打持久战,我先买了比较便宜的哈尔滨产安工牛黄丸(上期我重新调研过了,可以买清仓绿锦盒装的,经济困难可以买唐山产的),因为里面的牛黄与麝香是人工的。我再到西藏让熟人带了5g正宗的牛黄碾成粉,而麝香的粉我自己有(网购看过假货很多,有需要解封后可以找咱们山里的医生走正规渠道开),就用人工的廉价牛黄丸沾着两种粉末服下去。真是奇怪,只要牛黄和麝香配伍在一起服下去,一定马上打喷嚏,足见开窍之力。这样用完5g,人的精神状态就恢复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已经够和保姆吵架了,开始和我唱反调了,医嘱也不愿意遵守了。
后来我一次改方用了补阳还五汤,结果他大发雷霆和保姆大吵了一架。得了,气血太盛了,我只好又加了大黄。为了开阔治病的思路,我系统地整理了上海方面关于脑疝的一些文献,发现有些医家喜欢把病因归结为风毒内结于脑户,而且善用夏枯草、白芥子、牡蛎、大黄、青陈皮、乌骨藤、马蜂窝等。我照法开出了方子,但老头子这时候已经升级到挑剔口感了,喝一半偷偷吐掉一半——还好用药剂量较大,否则效果都看不到。最后总体来说,相比于当时西医判下的三个月死刑,也算在这样半骗半求下多活了至少三年(讲这些话当时是8年前,离老人家发病已有3年)。
前几天保姆还电话打给我说咳嗽,痰很浓,太忙我没去当面看,就当作普通肺部感染让她买点鱼腥草颗粒,年老体弱半量服。金银花、黄芩、鱼腥草三味苦寒下去,这个死里逃生的老人家不大受得了,所以要减半。结果这个保姆自己人高马大不思量,还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给父亲服用。过了几天打电话来说,我父亲快不行了,躺在床上一直在冒冷汗,还跟我说自己服侍了很多老人,这样的老人她看是差不多要走了。我吓一跳,挂了电话马上跑去见父亲。到时他果真是躺在床上直冒冷汗,手脚冰凉。但一摸脉很奇怪还是很有力的,再候久一点,脉就软下来了,这是阳脱。面色微红,脉又洪大,搞不好是阳气大亏,虚阳格于外。我扶他坐正,他就瘫软下去,再探手,汗一点都不粘滞,八成是脱阳了。
我思来想去,挽垂阳于顷刻之间,唯以灼艾第一。马上拿来生姜和艾,先灸神阙。阙乃宫殿之大门,神阙是神气进出体内外的大门,在母体里就靠它来获得先天之气。但诸位要小心,凡是穴位名中带有神这个字的穴位要慎重下针,包括神庭,神门,灸可以,需要下针的时候一定要三思。原则上神阙里面还得铺上盐,时间紧,我就铺里一圈细姜。一天下来脚已经会抽动了,但冷汗还是直冒。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可是并没有见大的好转。后来在楼梯口碰见外治的同事,他说灸要注意剂量,他有次灸一个病人这个病人晕倒了。我头一次听说还有晕灸一说。后来再思考,我想大概是病人体内的气血不应外呼吧。于是之后我在每次灸之前给父亲上一支黄芪生脉饮。
新手医生要注意阳脱弥留之际,他喉咙里咳出来的痰,可以说不再是痰而是元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有些将死之人,就是一声咳,气尽西去。就这样又灸了三天,保姆打电话来说很奇怪,本来父亲睾丸有小肠气下垂的,这几天灸灸往上提了,手脚也回暖了。夜里开始翻身了,手脚也开始动了,可以拨弄下眼睛框。于是我就改处方,不灸神阙,开始灸气海关元了。可是这下有趣了,本来开始几天灸的时候不动弹的,现在从不痛灸到痛,开始挣扎了。于是我又得想办法使用温和灸的艾灸盒他才肯配合。危急时刻,确实不是所有人适合艾灸,判断灸完好转就是看原本洪大的脉收回去了,如果灸完脉暴出,变得更洪大无根的话,那就必死无疑。”
到此为止是叔叔八年前分享的实操全过程,已经距发病过去三年。我虽用动图缓解气氛,但其实救治至亲全程是很紧张的,叔叔当时只是说笑,但此中苦楚谈何容易,唯有亲历才能明白。后来近年老人家因为其他原因去世了,但至少证明平替安宫牛黄丸的惊人续航。为纪实还原,叙述我未做任何改动,有不同医见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本文转自 方寸山乐知社
后一篇:陈武叔出道医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