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航垄断财经 |
分类: 杂文时评 |
国航为什么这么“牛”?
盛大林
7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烟台至北京的CA1586航班在距起飞时间不到1个小时突然取消,而且不做任何安排,甚至连航班取消的原因都说不清楚。不管旅客提什么要求,国航的王经理都回答说“这个我解决不了”。数十名旅客群情激愤,“给他们曝光!”人群中有人喊。“曝光就曝光,没办法!”王经理两手一摊。“可以录音吗?”有旅客问。“可以,完全可以。”王经理不急不恼,“礼貌”和“耐心”地等大家把录音设备打开,并积极地配合旅客拍照。“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啊!”有旅客感叹。(据7月18日《新华每日电讯》)
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办?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无奈。事实上,那些群情激愤的旅客最后大都选择了悄然离开。但,肯定有很多人想不通:国航为什么这么牛?
如果是买手机等普通的商品或服务,消费者一般不会遇到上述这种情况。因为哪家商店要是敢耍横,顾客肯定扭头就走,因为卖手机的商店多的是。但在中国坐飞机却不一样,因为中国的民航处于政府垄断的状态,即民航市场由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所把持,而且三家国有公司的服务半斤八两。虽然也有几家民营航空公司,但规模很小、航线很少——你“曝光”能怎么样?“录音”又能怎么样?到头来,还是要坐人家的飞机!
前几年,民营的航空公司曾如雨后春笋,好几家民营航空公司接连成立,人们以为中国民航业的春天即将来临,但好景不长,民营航空公司的步履很快就变成艰难起来。这一方面与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信贷紧缩有关,更主要的则是受到“三巨头”的挤压。是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民营航空公司的蒸蒸日上让“三巨头”感觉到了危机,并很快展开了“围剿”,这其中尤以国航为甚。2009年,国航将民营的东星航空公司并入怀中;2010年,国航又把民营的深圳航空公司收编……几家曾经红红火火的民营航空公司大多倒闭。
更可怕的是,国航的收编之举还总是得到政府部门的配合:就在东星航空与国航进行激烈的并购谈判期间,东星航空的老板兰世立突然被武汉市的公安机关控制并最终被判刑,至今兰世立还在与中南民航局及当地政府打官司;就在深圳航空公司与国航谈判的时候,大股东李泽源和总裁李昆接连遭到调查……近年来,国航等“三巨头”向民营航空张开了“血盆大口”,以至于有人认为,在中国当一家民营航空公司的老板已成为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中国民航是三大国有公司的天下,而国航又是“三巨头”中的老大。原国航总经理李家祥在出任中国民航局局长之后曾公开表示,要将国航打造为一艘“国际超级航母”——既有超强的实力,又有政府的支持,国航能不“牛”吗?
明乎此,也就不难明白:只要绝对的垄断地位不改变,国航等“三巨头”的牛气就不会消,旅客就只能是任由它们欺负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