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盛大林
盛大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520
  • 关注人气:25,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察岂能成为政府“教训”百姓的工具

(2009-04-09 00:31:08)
标签:

杂谈

警察岂能成为政府“教训”百姓的工具
盛大林

 

因为在网上发帖反映市政府违法征地,在上海工作的河南省灵宝市(县)青年王帅因涉嫌“诽谤”而被跨省追捕。在看守所里呆了8天之后,他才被“取保候审”,并被要求“保持沉默,每两个月写一封‘对发帖行为的思想认识’给他们(警方)。”灵宝市委宣传部王部长对记者表示,王帅“败坏了政府名声”,所以要“教训一下”他。(据4月8日《中国青年报》)

 

据记者调查,王帅在帖中发映的以租代征、非法占地之事确有其事——既然没有捏造事实,“诽谤”从何谈起?诽谤是一种严重侵害人格权的犯罪行为,该罪的客体必须是人,岂有“诽谤政府”之说?灵宝警方批准“取保候审”的理由是“证据不足”,其实这与“证据”根本没有关系,因为王帅的行为与诽谤扯不上一点干系,根本就不应该立案。对此,灵宝方面想必也清楚得很,而“教训一下”的表态也说明所谓“涉嫌诽谤”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不管法律,不问是非,只是因为“不高兴”,他们就要“教训人”!可是,政府凭什么“教训”老百姓?警察难道是政府“教训”百姓的工具吗?公安机关以及所有政府部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组织,而不是“教训”人民的机构。如果有人违法犯罪了,公安机关当然可以依法“收拾”他;但如果公民没有违法,政府就不能动用警力来“对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公仆岂有“教训”主人的道理?

 

然而,政府“教训”百姓的事件却时有发生,而警察等国家机器也总是成为“教训”的工具。就在几天前,《中国青年报》刚刚报道了江苏省响水县开办“上访者学习班”的事儿,一批又一批上访的群众被公安局等部门关进高墙大院,一关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而在一个多月前,《南方周末》则报道了湖北省房县的所谓“法制培训班”,也是将众多的上访群众强行关进全封闭的“培训基地”……“学习”也好,“培训”也罢,不都是为了“教训”老百姓吗?

 

在民主法治社会,警察应该是人民群众的“保护神”——它既要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它也像是“双刃剑”,如果被滥用,它给人们带来的不是“安全”,而是“恐惧”。因此,民众必须“驯服”公权力,而不是反过来被“教训”。可是,谁来“驯服”那些被滥用的权力呢?房县的“培训班”被曝光后没有下文,响水县的“学习班”可能也还没有下课……人们看到的,除了沉默,还是沉默。难道面对灵宝式的“教训”,百姓真的只能接受“教训”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