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书记在干什么”连“奉旨监督”都算不上!
(2009-03-04 00:44:49)
标签:
奉旨监督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县长书记在干什么”连“奉旨监督”都算不上!
盛大林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近日发生不小震动:县电视台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本地新闻时段,反复播放的一部16分钟长的短片,除了暴露县城存在的脏、乱、差外,还集中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此举让合江全县震惊,部分官员对这种做法也表示疑惑:“这样的言论也能在电视台播放?书记、县长的脸上挂得住?”在当时的网站上,网友们也纷纷称赞合江县委、县政府领导:“有胸襟”、“敢亮丑”。(据3月3日四川在线)
县委县政府的“喉舌”,竟然拿县长书记“开刀”?!光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记者的深入采访揭开了谜底。原来,“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起初被县电视台删掉了,但县长等领导听说后又专门要求电视台加进去。尽管这也需要一些“亮丑”的勇气,也体现了一定的“胸襟”,但我却忍不住联想:假如有人称有证据证明县长书记包养情妇甚至收受贿赂,县长书记还会同意刊播吗?假如县电视台未经审查和同意就播出了“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即使是“质问领导”这种比“贪污腐败”轻得多的小事,也是在特殊环境下才被特许播出的。据报道,合江县城的“脏乱差”情况非常严重,县委县政府决定大力整治,“今年一定要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也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县委要求县电视台拍摄收集脏乱差场面,“最初是想拍来作为整治后的对比资料”,也就是说,拍摄的动机原本是为了“宣传”,而压根儿就不是为了“监督”。
当然,“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确实带有一点“亮丑”的成分,那么县长、书记为什么要主动“亮丑”呢?因为这有助于表明他们的决心、实现他们的意志。县长、书记让电视台播出“县长、书记在干什么”,无非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来告诉全县干部群众:你们看看,你们看看,老百姓都这样说我们了,我们还能不管吗?!实际上,他们已经决定管了、甚至已经开始管了。由于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整治工作的阻力肯定不小,而“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显然有助于营造“非治不可”的舆论氛围,从而有助于减轻整治工作中的阻力。县长书记正在做某件事儿,就有人说县长书记不该没有做某件事儿,这岂不是“正想睡大觉,有人送枕头”吗?
如果“创卫”不是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县长、书记绝不会待见那种“以下犯上”的质疑;如果县电视台未经同意就播出了那样的质疑,县长、书记也有可能“龙颜大怒”。说到底,“县长书记在干什么”不过是碰巧迎合了“长官意志”而已。工作顺手了,政绩也有了,还随便展示了一下“胸襟”,一举而数得,何乐而不为?
合江县的这一次“演出”当然不是什么坏事儿,但也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开明之举。从总体上说,“县长书记在干什么”是一种舆论“配合”,而不是一次舆论“监督”——甚至连“奉旨监督”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