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盛大林
盛大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520
  • 关注人气:25,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时的“空饷办”不如长效的“预惩制”

(2008-11-13 00:11:19)
标签:

空饷办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临时的“空饷办”不如长效的“预惩制”
盛大林

 

人死了,工资或离退休费照拿;工作人员被开除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有的干部子弟还在上学,就从财政领工资……前不久,皖北小城砀山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空饷办”(全称为:清理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清理吃空饷者。仅在自查阶段,各单位主动上报存在问题人员385名,经核实后已停发工资66人,1人被停职。(据11月12日《新安晚报》)

 

“吃空饷”听起来相当离奇,实际上早就不新鲜了,因为这样的事情时常见于报端。比如去年11月有媒体报道:自公务员法实施以来,山东共清理出涉及虚报冒领工资补贴单位2360个,涉及违规人数11858人,虚报冒领工资补贴4889万余元。今年1月又有报道称:江西省赣州市去年共清理“吃空饷”人员1048人,节约财政资金315万多元。就在前几天,安徽省潜山县还曝出了一名服刑犯按月“拿”工资的丑闻……不过,政府专门成立“空饷办”还是第一次听说。

 

那么,砀山的这个“空饷办”能不能解决“吃空饷”的问题呢?报道说,砀山县非常重视此事,县纪委几乎所有的领导都下乡“清空饷”。看这样的力度和阵势,正在吃空饷的人们恐怕难逃此劫。不过,我相信,在此次清理工作宣告结束、“空饷办”被撤销之后,“吃空饷”的现象还会卷土重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一,“空饷办”不在了,“吃空饷”就没人管了。韮菜割了一茬儿,还会再长出新的。二,历次的清查证明,“吃空饷”和“发空饷”的后果并不严重,无非是停发、收回,最多也就受个小小处分。潜山县那个给服刑犯发空饷的单位领导毫发未损,就是个“榜样”。

 

可能有人要问:那是不是应该让临时的“空饷办”成为常设的机构呢?当然不是。如果“空饷办”都常设下去,那么“馒头办”、“牛奶办”、“橘子办”等等都可以常设了。如此这般,政府会膨胀成什么样子?

 

“预防为主”是我国反腐倡廉的基本原则。对待“吃空饷”问题,也应该如此。不应该总是等问题严重了,再去清理整治。如何预防呢?首先要公开。公务员的工资并不是隐私,财政全供机关单位的收支账目都应该是公开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吃空饷”。再就是明确责任。工资的发放都要经过很多的环节,比如人事部门的人员核定、财务部门的逐人做账、主管领导的审批签字。如果各个关口都切实地负起责任,“吃空饷”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当然,仅有“预防”是不够的。再严密的预防也难免百密一疏。因此,事故发生后的问责和惩治必不可少。实际上,追究责任也是一种预防,因为严肃的惩罚既是让犯错误的人付出代价,也是让还没犯错误的人引以为戒。就拿潜山县的“罪犯拿薪”事件来说,原单位的领导承认“说我们完全不知道也讲不过去”。既然知道,为什么任其发生呢?因为他们知道后果不会严重。纵观各地的整治清单,基本上都是只有“纠正”而没有“惩罚”——放纵“空饷”的成本如此之低,谁还会严格把关呢?

 

临时的“空饷办”不如长效的“预惩制”。没有完善的预防惩治机制,“吃空饷”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