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垄断石油巨头岂能这样“闷声发大财”

(2008-11-12 00:20:18)
标签:

成品油价格

燃油税

财经

分类: 杂文时评

垄断石油巨头岂能这样“闷声发大财”
盛大林

 

随着国际油价“高台跳水”,国内成品油价从原先低于国际转为超出,坊间希望政府下调成品油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业内机构近日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如果国内外成品油价现在实现接轨,则汽柴油出厂价理论上需分别下调898元/吨和692元/吨,而零售价格每升应该降0.50元至0.90元。虽然国家一直没有出台降价的指令,但各地的民营加油站已纷纷展开降价促销,中石油、中石化等属下的加油站也有跟进者,不过,降价的幅度都很小,一般都在每升0.05元至0.20元之间。(据11月11日《上海证券报》)

 

7月中旬,一度超过147美元;11月中旬,则只有60多美元。四个月的时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暴跌了60%左右。然而,中国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却一直“稳如泰山”。近日才开始降价促销的加油站在所有加油站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的国有加油站更少;而且一毛钱左右的降价简直就像是“毛毛雨”。实际上,这种小幅降价都在国家规定的8%浮动范围之内,而基准价的下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价。虽然市场上降价的呼声此起彼伏,但垄断的石油巨头们却不吭不哈,降价的令箭也一直“千呼万唤不出来”。

 

我们清楚地记得,当初国际油价节节攀升的时候,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控股的石油巨头总是不停地喊亏并不断地申请涨价。炼油厂亏损太严重啦、国内成品油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啦、中国油价应该“与国际接轨”啦、应该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啦……其间甚至以减产减供制造“油荒”来“逼宫”。而现在呢?它们再也不提“接轨”这个碴儿,甚至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

 

诚然,价格的调整存在滞后期也是正常的,但国际原油价格的逆转已经四个月了。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时候,垄断油企们说,国际原油价格每桶90美元左右的时候,国内的炼油企业才能赢利。而国庆节期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就已经回落到90美元左右,距今也有一个多月了。业内人士称,按照目前国际油价,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可以实现一步到位,不仅不再需要向上调价,而且接轨后价格还会有所下降。此时接轨可以实现平稳过渡,应该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尽早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

 

燃油税改革的问题已经喊了好几年了,但此前一直说“时机不成熟”。如果是因为此前油价太高,现在时机终于来了。如果是因为数十万养路费征稽人员的出路等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那么这个问题绝不是一年半载所能解决的。

 

涨价何急急,降价何迟迟!那么,垄断巨头们为什么迟迟没有动作?有专家算了一笔账:我国每日消费汽柴油48.28万吨,如按每吨降价500元~800元计算,迟一天降价,全国车主及用油单位就得多付2.4亿元到3.6亿元。每天能多挣3亿元左右,这样的“好日子”当然是能多过一天就多过一天。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油价居高不下就意味着增大经济社会运行的成本。受国际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也正面临“大落”的风险。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央及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性的措施,国务院甚至一口气出台了十项措施,政府投资多达4万亿元。如果说这4万亿元是政府在向经济社会“输血”,那么垄断油企维持超高油价就是在“抽血”——这岂不是背道而驰吗?

 

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宣布宏观调控“双转向”以及十项措施之后,温家宝总理专门强调“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在此后的高层会议上,温总理进一步解释说,“‘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既然油价应该降,也有巨大的降价空间,为什么不“快”些出手呢?

 

石油巨头不能再这样“闷声发大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