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公企业的薪酬差距为何没人质疑?

(2008-06-27 00:05:51)
标签:

非公经济

薪酬制度

财经

分类: 杂文时评

非公企业的薪酬差距为何没人质疑?

盛大林

 

 国有企业普通员工与高管之间薪酬相差高达数百倍,不同行业国有企业薪酬标准差距过大。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分组审议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时,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应该建立起公平的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据6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有些国有(控股)企业高管的年薪动辄上千万元,而普通员工的年薪可能只有一两万元。近年来,国有企业薪酬差距过大甚至继续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质疑。有关方面虽然也公开表示这种现象确实不太公平并声称将加以改革,但一直也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为什么“光打雷,不下雨”?恐怕也不能怪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因为这个问题委实比较复杂。

 

 政府部门该不该限制国企高管的薪酬?这首先是个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干部与党政干部基本没有区别,工资依照行政级别,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当然再公平不过了。可是,效率和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实行市场经济之后,为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并试图建立起一种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近年国企高管的薪酬扶摇直上,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政府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建立起公平的国有企业薪酬体系”实属不易。

 

 国企经理人的薪酬标准应该如何确定?这也是一个难题。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确定身份。而国企经理人的身份“非驴非马”:说他们是官员吧,他们又是经营企业的企业家;说他们是企业家吧,他们是政府按照官员选拔任用程序委派的拥有行政级别的干部,政府官员与国企干部也是可以互相流动的。那么,到底是应该按照干部序列还是依照市场规则来确定他们的薪酬标准呢?国企内部高管与员工薪酬悬殊以及不同国企之间的薪酬差距太大,人们都比较关注;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政府干部与国企高管的薪酬差距也非常悬殊。有些央属企业高管的年薪上千万,而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家国资委主任的年薪可能还不足10万——这不也不公平吗?

 

 政府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管国企的薪酬?这又是一个两难。现在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进行了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制”,只不过政府往往是绝对控股的。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股份制企业的薪酬应该由股东大会或薪酬委员会决定。可是,政府作为绝对控股的大股东又是实际上的老板,而老板决定经理人及员工的工资也是天经地义的。从决策意义上说,国有控股企业与国有企业并没有质的区别。此次提请审议的企业国有资产法也规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即国资委)依照本章规定对上述企业管理者进行考核、奖惩并决定其薪酬标准。”但这样一来,现代企业制度还怎么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又怎么完善呢?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都在于“国有”二字上。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没有人关注或质疑非公企业的薪酬差距?那是因为非公企业是私人的财产和财富,人家老板爱给谁多少就给谁多少,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想定什么标准就定什么标准,这与局外人没有关系。而国有企业呢?财产是全民所有的,干部是政府公派的,公众当然有权利关心,也有理由质疑。

 

因此,只要国有企业存在,上述种种矛盾就会一直存在,而种种质疑也不可能消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