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祭人文始祖先进文化孝文化 |
分类: 杂文时评 |
盛大林
在国新办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出的“公祭伏羲是否存在跟风现象”的问题,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昨天明确给予否定。6月22日,也就是夏至那一天,甘肃省政府将在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女娲故里——天水市举行2007(丁亥)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徐守盛说:“……弘扬文化……借助一些活动作为载体,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种风潮,或者一种风头。”(据5月25日《北京晨报》)
全国现在有多少类似的公祭?好像没有完全的统计。仅笔者知道的就有:陕西黄帝陵祭祖大典、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淮阳太昊伏羲大典、河南沁阳的神农文化节暨神农坛拜祖大典、河南内黄的颛顼帝喾祖节、河南桐柏的祭祀盘古大典、湖南炎帝陵祭祖大典、河北新乐公祭伏羲大典、四川成都清明祭祖大典、福建马祖祭祖大典……上述祭祖典礼中,仅祭拜伏羲的就有三家,而河南一省的祭祖活动就有五处。这些活动除陕西的黄帝陵祭祖大典早成规制以外,其他的祭拜活动都是近几年才由当地政府高调介入并大张旗鼓的。接二连三,四处鸣钟,这难道不是“一阵风”吗?
当然,确实“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一种风潮”,因为这阵风不是无缘无故刮起来的。徐守盛省长说这是在“弘扬文化”,其实谁都知道文化也只是“载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才是真正的意图。不信,您去看看典礼的贵宾中大都是什么人物?
“文化”这个“旗号”的确挺堂皇的。“数典不忘祖”、“百善孝为先”嘛。不过,这是一种“先进文化”吗?值得“大力弘扬”吗?曾几何时,祭祀曾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至今民间的类似活动也不被提倡,但官方却大张旗鼓地搞了起来,果然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其实,祭祀本来就应该是民间的行为。“孝”是一种个人的修养,是一种“私德”,因此,“祭”也应该是个人行为。再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祖宗”也不一样,政府组织“公祭”到底是代表谁呢?有没有强加于人之嫌?不错,古代也有公祭,但那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对皇帝来说,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公祭”其实也是“私祭”。可现在的中国是“人民共和国”啊!据笔者所知,台湾也有很多的祭祖活动,但都是自发的或民间组织的。像陕西黄帝陵祭祖也是起始于民间,后来才成制于官方。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光“人文始姐”都有很多个。今天炎黄,明天伏羲;这边祭祖,那边拜祖……一个接着一个,年年周而复始。普通百姓倒也不难,要表孝心,就近拜一个就是了。但对那些经常接到“邀请”的政要和老板来说,却是一个难题:人家来“请”了,不去似乎不敬;去吧,实在去不过来——到处是“祖宗”,该拜哪一个?
链接:http://www.morningpost.com.cn/article.asp?articleid=104669
前一篇:“死亡指标”其实无可厚非
后一篇:深圳公路局是个“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