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司机要讲“车德”,行人也要讲“行德”

(2007-01-10 11:53:54)
分类: 杂文时评
司机要讲“车德”,行人也要讲“行德”
盛大林

7日,成都市各个行业的驾驶员代表向全市所有司机朋友们发出倡议:讲车德文明,失车德可耻。(1月8日《成都日报》)

“礼让三先”是最基本的“车德”。然而,在现实生活却经常见到机动车与行人抢道,甚至在斑马线上也是如此,有时候真是险象环生。随着城市交通的日渐拥堵,“车德”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名司机,我坚决支持成都驾驶员代表的倡议。但我同时觉得:司机要讲“车德”,行人也应该讲“行德”。

在日常行车中,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明知有车等着通过,有的行人却“胜似闲庭信步”;即使你鸣喇叭,他也不紧不慢,甚至连眼珠子都不转一下。司机当然应该“礼让”,但行人如此有侍无恐,不也是一种失德的表现吗?

说起“车德”,人们就会拿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行车文明作比较。这当然没有错,中国的司机确实应该向那些国家的同行学习。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路情”确实有所不同。欧美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人少车稀,人车之间可以很从容地礼让。但中国的城市人多车多,礼让的时间和空间都很小。比如,按照“礼让三先”的要求,机动车应该在行人完全通过后才应该通过,可是,绿灯往往只有几十秒甚至十几秒,如果总是老老实实地等行人过完,往往就没有时间了,持续这样的结果可能造成交通的瘫痪。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总不能说:“瘫痪就瘫痪,反正不能与行人抢道。”我的意思是,行人也应该为司机想一想,也应该有一点全局的观念。交通顺畅了,大家都方便;交通拥堵了,大家都麻烦。要缓解交通的压力,双方都应该提高效率。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彼此尊重,才能达致和谐。作为马路上的强者,司机应该宽容一些,但行人也不要“考验”司机的耐心。当司机有礼在先时,行人也应该以礼回应。我这样说,绝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想增进理解。我始终认为,在行路的道德上,司机理应承担得更多,但行人也应该有所担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