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废了“伪科学”,科学就没有真伪之分了吗?
盛大林
日前,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废除伪科学”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该活动征集到150名学者的签名支持。宋正海称,“伪科学”一词原来是指“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但现在却被人滥用,“打击的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战性的科技原创性成果和民间科学。”他要求《科普法》删除“伪科学”一词。而以何祚庥为代表的科学家则认为,“伪科学”是指这样一些学说,“它不是科学,但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这场签名在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何祚庥等院士认为此举“非常荒唐”,是在为“伪科学”辩护。(据12月4日《北京晨报》)
这显然是“中医是否科学”、“八卦宇宙论”是否合理等争论的延续。但争论发展到这一地步,确实“非常荒唐”。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站在了哪一边。实际上我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因为我不是科学家,对中医和“八卦”一窍不通。我只是觉得,拿一个概念撒气,实在可笑。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只要绝大多数人认为某一个词是什么意思,那它就是什么意思。而且这种约定还会不断演变,甚至会颠覆原义。就拿成语“空穴来风”来说,它原本是“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意思,目前的辞典也都还是这么解释的,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的意思是“完全没有根据”,并都这么使用。为了尊重现实,语言学家已经准备修订辞典,把“空穴来风”的意思颠倒过来。具体到“伪科学”的涵义,不能说宋正海等人的理解没有道理,但必须尊重大多数人的理解。据我所知,把“伪科学”理解为“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人确实是绝大多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上是这个意思。
更重要的是,废除了“伪科学”这个词,科学就没有真伪之分了吗?就能证明某种理论或技术是科学的吗?不能。不管中医是不是科学,“伪科学”都是客观的存在。古今中外,从来都不乏“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歪理邪说。宋正海认为“伪科学”这个词被滥用了,比如中医被称为“伪科学”,但下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中医是科学的”,而“中医是否科学”正是争论的核心。如果认为中医或“宇宙八卦论”等是科学,那么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寻找科学的依据来证明它是科学的,从而摘掉“伪科学”的帽子,而不是否定“伪科学”的涵义。如果别人确实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而又不能用“伪科学”这个词,那么他必然会找另外的词语也称呼它——不是科学的,仍然不是科学。
其实,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它本身并不包含是非或真伪等判断。如果按照宋正海的解释,把“伪科学”理解为“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那么用什么词语来概括“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理论”呢?如果废了“伪科学”这个词,那就必须有一个新的词语来替代它,不然,就会带来表达上的困难。可宋正海等人并没有提供新的替代词语,实际上这也不是几个人可能做到的。
流氓就是流氓。熟悉汉语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如果因为自以为不是流氓却被扣上了“流氓”的帽子就要求废除“流氓”这个词儿,这样的辩护方式实在是愚不可及。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6-12-04/025511689488.shtml
盛大林
日前,一场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发起的“废除伪科学”学者签名活动刚刚结束。该活动征集到150名学者的签名支持。宋正海称,“伪科学”一词原来是指“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但现在却被人滥用,“打击的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扎根于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挑战性的科技原创性成果和民间科学。”他要求《科普法》删除“伪科学”一词。而以何祚庥为代表的科学家则认为,“伪科学”是指这样一些学说,“它不是科学,但却打着科学的旗号招摇撞骗”。这场签名在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何祚庥等院士认为此举“非常荒唐”,是在为“伪科学”辩护。(据12月4日《北京晨报》)
这显然是“中医是否科学”、“八卦宇宙论”是否合理等争论的延续。但争论发展到这一地步,确实“非常荒唐”。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站在了哪一边。实际上我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因为我不是科学家,对中医和“八卦”一窍不通。我只是觉得,拿一个概念撒气,实在可笑。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只要绝大多数人认为某一个词是什么意思,那它就是什么意思。而且这种约定还会不断演变,甚至会颠覆原义。就拿成语“空穴来风”来说,它原本是“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意思,目前的辞典也都还是这么解释的,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的意思是“完全没有根据”,并都这么使用。为了尊重现实,语言学家已经准备修订辞典,把“空穴来风”的意思颠倒过来。具体到“伪科学”的涵义,不能说宋正海等人的理解没有道理,但必须尊重大多数人的理解。据我所知,把“伪科学”理解为“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人确实是绝大多数。《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也基本上是这个意思。
更重要的是,废除了“伪科学”这个词,科学就没有真伪之分了吗?就能证明某种理论或技术是科学的吗?不能。不管中医是不是科学,“伪科学”都是客观的存在。古今中外,从来都不乏“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歪理邪说。宋正海认为“伪科学”这个词被滥用了,比如中医被称为“伪科学”,但下这个结论的前提是“中医是科学的”,而“中医是否科学”正是争论的核心。如果认为中医或“宇宙八卦论”等是科学,那么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寻找科学的依据来证明它是科学的,从而摘掉“伪科学”的帽子,而不是否定“伪科学”的涵义。如果别人确实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而又不能用“伪科学”这个词,那么他必然会找另外的词语也称呼它——不是科学的,仍然不是科学。
其实,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它本身并不包含是非或真伪等判断。如果按照宋正海的解释,把“伪科学”理解为“伪造科技成果或剽窃他人成果”,那么用什么词语来概括“不是科学却冒充科学的理论”呢?如果废了“伪科学”这个词,那就必须有一个新的词语来替代它,不然,就会带来表达上的困难。可宋正海等人并没有提供新的替代词语,实际上这也不是几个人可能做到的。
流氓就是流氓。熟悉汉语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如果因为自以为不是流氓却被扣上了“流氓”的帽子就要求废除“流氓”这个词儿,这样的辩护方式实在是愚不可及。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6-12-04/025511689488.shtml
前一篇:抛弃“中国龙”是“文化投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