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要求系统内部人员“不争论”也不行
盛大林
“我们不要争论卫生改革成功不成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上的一句讲话又成了一根导火索。网友的质疑声可以说波涛汹涌。对此,朱达志先生撰文认为大家“误读”了高强的话。他认为,高强的那番话是在卫生系统内部会议上讲的,是要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不要争论医改的成败得失,而不是要求公众都不能争论(见12月1日《中国青年报》)。朱先生的意思显然是,高强要求他主管的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的人“不争论”并无不当。
我同意达志先生关于高强讲话的“语境”或者说“场合”的分析,即那句话是要求系统内部人员的。但不同意他最后的立场。我认为,高强要求系统内部人员“不争论”同样是不妥当的。
也许有人要问,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系统的职工,难道可以不服从卫生部和高强部长的领导吗?当然不能。但服从领导和发表个人意见是两码事儿。服从政府的决策,是公务员的义务;而“争论”是言论自由,是公民权利。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比如一边争论医疗行业该不该市场化,一边执行国务院的决策、进行医疗市场化的改革。作为部长,高强有权要求全系统的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要求持不同意见的职工“保留意见”,但无权剥夺工作人员“争论”的权利。实际上,他也剥夺不了。我相信,现在的医疗卫生系统内部肯定还有人在“争论”。正如朱达志先生所言,言论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你高强难道能封住下属的嘴吗?难道会因为下面有人“争论”而处分那些人吗?
休说你高强,就是二十年前的邓小平也做不到。当“姓资姓社”的争论甚嚣尘上之时,邓的一句“不争论”曾让多少人噤若寒蝉。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邓公的这一口谕,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对此也应该历史地看待。但即使是当时邓公的“禁令”,真的让全国人民都“不争论”了吗?没有。实际上,争论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再公开、媒体上见不到而已。
最后,顺便表达一下我对医疗改革市场化的立场。我一直认为医疗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对的,即使是在国家发改委发表了那个“医疗市场化改革基本上不成功”的报告的时候。近年来,医疗市场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等让百姓严重不满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医疗市场化引起的,而是医疗市场仍然没有打破国有垄断造成的。换句话说,正是医疗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甚至被扭曲所引起的。事实上,医疗市场化改革才刚刚起步,根本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这时候就论成败甚至断言“不成功”,不是太早了吗?
想争论,就争论吧。不争论,才不正常哩!
相关链接:http://zqb.cyol.com/gb/zqb/2005-12/01/content_99323.htm
盛大林
“我们不要争论卫生改革成功不成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专题培训班上的一句讲话又成了一根导火索。网友的质疑声可以说波涛汹涌。对此,朱达志先生撰文认为大家“误读”了高强的话。他认为,高强的那番话是在卫生系统内部会议上讲的,是要医疗卫生系统内部不要争论医改的成败得失,而不是要求公众都不能争论(见12月1日《中国青年报》)。朱先生的意思显然是,高强要求他主管的医疗卫生系统内部的人“不争论”并无不当。
我同意达志先生关于高强讲话的“语境”或者说“场合”的分析,即那句话是要求系统内部人员的。但不同意他最后的立场。我认为,高强要求系统内部人员“不争论”同样是不妥当的。
也许有人要问,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系统的职工,难道可以不服从卫生部和高强部长的领导吗?当然不能。但服从领导和发表个人意见是两码事儿。服从政府的决策,是公务员的义务;而“争论”是言论自由,是公民权利。二者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并行。比如一边争论医疗行业该不该市场化,一边执行国务院的决策、进行医疗市场化的改革。作为部长,高强有权要求全系统的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要求持不同意见的职工“保留意见”,但无权剥夺工作人员“争论”的权利。实际上,他也剥夺不了。我相信,现在的医疗卫生系统内部肯定还有人在“争论”。正如朱达志先生所言,言论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你高强难道能封住下属的嘴吗?难道会因为下面有人“争论”而处分那些人吗?
休说你高强,就是二十年前的邓小平也做不到。当“姓资姓社”的争论甚嚣尘上之时,邓的一句“不争论”曾让多少人噤若寒蝉。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邓公的这一口谕,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过,对此也应该历史地看待。但即使是当时邓公的“禁令”,真的让全国人民都“不争论”了吗?没有。实际上,争论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再公开、媒体上见不到而已。
最后,顺便表达一下我对医疗改革市场化的立场。我一直认为医疗改革市场化的方向是对的,即使是在国家发改委发表了那个“医疗市场化改革基本上不成功”的报告的时候。近年来,医疗市场出现了看病贵看病难等让百姓严重不满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医疗市场化引起的,而是医疗市场仍然没有打破国有垄断造成的。换句话说,正是医疗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甚至被扭曲所引起的。事实上,医疗市场化改革才刚刚起步,根本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这时候就论成败甚至断言“不成功”,不是太早了吗?
想争论,就争论吧。不争论,才不正常哩!
相关链接:http://zqb.cyol.com/gb/zqb/2005-12/01/content_99323.htm
前一篇:博客促使我“重操旧业”
后一篇:医保的“窟窿”有多大?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