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端人才是他妈生的,组织培养作用有限!

(2018-09-25 15:06:54)

http://s14/mw690/001xeqZVzy7nU544hQxfd&690

你牛,把鹅卵石给我孵个鸡蛋试试!?

大约在10多年前,有次采访张瑞敏先生,他给说,能够把一件小事情无数遍重复的做而不出错的人就是人才。他是海尔的董事长,这个人才指的是生产工人。

有次和圣元的董事长张亮交流,他讲了一句让我一直铭记的话。他说,如果圣元的所有人都跑断腿、磨破嘴,圣元就一定能做到中国第一。他指的是市场人才。

还有一次,我和时风集团的刘成强总经理(现为时风集团董事长)聊天,他给我讲了他20多岁的时候,在时风发展初期背着自己的父亲(刘义发,时任时风集团董事长)把公司仅有的资金购买了国际领先的机床,这才开启了时风集团的告诉发展。时风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全国所有的轿车、卡车等车辆生产总和就是时风集团三轮、四轮车的生产量。他是人才,年轻时候就有魄力的人才。

每一家优秀的企业都是因为有优秀的人才,最后才在竞争中突破获胜的。普天盛道把职场上的人才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得道之人;

第二类是得法之人;

第三类是得术之人。

无论是道、法、术,最终人才都归结到一个重要的理念上——那就是创造价值!!所以,我们可以说,给组织创造了价值的人就是人才!

在工作的实践中,普天盛道和很多企业的中层和一线员工打过交道,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企业的高端人才是根本培养不出来的!

有个企业家是我的好友,因为创业元老年龄都接近60多岁,所以他一直想在自己的企业中培养一批30-40岁的接班人。为此他在20多岁、30多岁的员工中挑选了一批人重点培养,可是等这些人到了中层之后却资质平庸、狼性全无、胸无大志。这件事情他折腾了将近10年,历经三次大的变革,均已失败告终,损失可谓惨重,而且失去了很多发展机遇。

有次我们就人才问题交流,他无限唏嘘地说自己命不好,没有遇到鼎天纬地之才,空有战略却难以拔城夺寨,让其他不如自己的企业超过了自己。我给他说,应该把目光放眼整个行业、放眼整个中国,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企业。

同时,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说有一颗种子很漂亮,农夫很喜欢,把它种在田里,每天浇水施肥,精心守护,期待他长成参天大树。没有几天,种子发芽了,长势喜人,可是过了一个多月,这颗种子就不在生长了。到了秋天,居然枯死了。

我问他,这颗种子为什么长不大、秋天还枯死了?他笑着说,这是草啊。我也笑了笑,紧接着又讲了一个故事。

说第二年农夫又得了一颗种子,看上去一般,种在田里,前几天,农夫每天都去看,也浇水施肥,可是过了一个多月,种子居然没有发芽。农夫想,估计种子是死了,又过了一个多月,农夫去看,发现种子刚刚从土里冒出了头,长势太一般了。农夫很失望,估计这颗种子还不如去年的草,于是农夫就再也没有去看,到了秋天,农夫路过田地,发现田地边有一棵二米多高的小树,原来那颗种子成了一棵健壮的树。

我问他,为什么农夫并没有怎么管理,这颗种子还是长成了树呢?企业家笑了,说老雷啊,你是给我在上课啊。我也笑了。但是他因此陷入了沉思,后来第四次人才改革,我参与了他在全国对人才的选拔,今天看,这家企业又回到了正轨。企业家的很多战略也能落地执行到位了。 

是啊,我们很多企业往往在对人才的使用和选拔的时候,都犯了一个重要的毛病,就是看表面,不看本质。所以,很多企业往往花大力气培养的人才,其实就是草种。如果是草种,你是施肥再多,浇水再多他都不可能成为参天大树。

通过这个故事,我想告诉企业家朋友,普通的术的人才,可以通过培训培养让他们获得技能,而带有创造性、抓机会、找方法的人才更多的是要去发现。

人才是他妈生的,他是树种还是草种,在他走入社会的时候,基因基本已经确定。而组织能做的就是,引导和发掘。

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每一位企业家都应该去学习如何做伯乐,如果去发现人才,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培养人才,因为高端的人才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普天盛道/雷永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