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没有进入世界杯,但是金六福却凭借米卢的人气和中国足球队的高关注度将金六福销量翻番推广成国内的大品牌,同时塑造了金六福的“福文化”。现在,比世界杯更能让中国人自豪的机会出现了,这就是2008年的奥运会!!
http://www.joyhoo.com/resource/pic/JPG/76091_4407.JPG
在这个巨大的商机面前,让我这个策划人难于理解的是:距离奥运越来越近了,但是国内除了几家奥运赞助商之外,搭奥运车的企业却没有几个。难道是我们的企业家没有看到这个机会,还是有其他原因。在我的观察中,除了王老吉将“56个民族祈福北京”做得平平淡淡、旺旺集团投入的红色调广告之外,很难再有很亮点的非奥运赞助企业的奥运活动。
一时间,似乎中国的企业家都弱智了。
难道奥运真的距离我们这么远吗?奥运是运动精神、民族情结、爱国激情的结合体,是一个被全国、全世界关注的盛事。
事实上,在运动精神、民族情结、爱国激情等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做成商机无限。那么,我们如何去挖掘这其中的内涵呢?
方法1:打擦边球。
中国从来不缺乏打擦边球的企业,但是打奥运的擦边球却需要极高的艺术。一是要抓住与奥运关联的城市、关联的语句、关联的形式、关联的人等等,然后通过整合营销,打擦边球。
典型企业:王老吉、旺旺
方法2:出新品
新品是竞争的武器,也是品牌的武器。我们如果能够利用奥运机会,获得新品的投放,做出花招,那么企业品牌和销量会是一个最棒的机会。
典型企业:联想
方法3:做活动
活动和公关是最近几年市场的常规武器。杀伤力很大。如果能把握好活动,做好其中的度,那么,活动便能够迅速取得人群效应。如果组织的好,自然获得的终端机会更多。
典型企业:伊利、蒙牛
http://weixg168.bokee.com/inc/fuwaquanjiafu.gif
方法4:新闻炒作
这个方法还没有企业运用。但是通过新闻炒作,我们应该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新闻炒作的素材要注意,不要触犯相关禁忌的法律。另外,这绝对是一个最省钱的办法。
期待看到更多的企业因为奥运而获得成果。打奥运牌不是奥运赞助企业的专利。最近,我们公司正在为两家企业策划奥运商机,相信会很快和消费者见面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