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远贤臣近小人的纣王
(2022-03-16 21:20:24)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杂谈 |
作者:郑小兵
《诗经·召南·燕燕》并不是有关送别的诗。这首诗以燕为比,比喻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全诗仍然以周武王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商纣王拒绝纳谏,赶走忠臣,生怕逆耳忠言有损他的形象。
原文: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词义:
燕:“玄鸟也。”(《说文》)。
于:“亏,於也。象气之舒亏。”(《说文》)。
差“贰也,差不相值也。”(《说文》)。
之子于归:“之,出也。”“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归,女嫁也。”(《说文》),直译为“出了门的子女,哎!就当嫁出去了吧。”带有悲伤无奈的叹息,故比喻英雄牺牲,或者永远失去子女。此处指将贤良忠谏的大臣被贬黜、排挤、遣送、除去,在无法返回。
送:“遣也。”(《说文》)。
瞻:“临视也。”(《说文》)。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
弗:“挢也。”“挢,举手也。”(《说文》)。
及:“逮也。”(《说文》)。
如:“从随也。”(《说文》)。
颉:读xié,“直项也。”(《说文》)。
颃:读hán,语义出处引自《毛诗》,不可靠。故语义不详。
颉颃:倔强、耿直。
将:“帅也。”(《说文》)。
伫:本义久立。
立:“住也。”(《说文》)。
以:“用也。”(《说文》)。
上:“高也。”(《说文》)。
下:“底也。”(《说文》)。
音:“声也。生於心,有节於外,谓之音。”(《说文》)。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此处指英雄用武之地,暗喻西周。
实:“富也。”(《说文》)。
劳:“剧也。”“剧,务也。”(《说文》)。
心:“人心也。”(《说文》)。
仲:“中也。”(《说文》)。
氏:“巴蜀山名岸脋(xié)之旁箸欲堶者,曰氏。氏崩,闻数百里。”
仲氏:与前一章“上下”相呼应,指不是高瞻远瞩的高层,也不是底层民众,而是中间危言耸听、欺上瞒下的小人。
任:“符也。”“符,信也。”(《说文》)。
只:“语已词也。”(《说文》)。
塞:“隔也。”(《说文》)。
终:“絿丝也。”“絿,急也。”“急,褊也。”“褊,衣小也。”(《说文》),此处指不断缩小,最后结束。
温:“水。出犍为涪,南入黔水。”(《说文》)。
且:“薦(jiàn)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薦,兽之所食草。从鹿,从草。古者神人以鹿遗黄帝。帝曰:‘何食?何处?’曰:‘食薦,夏处水泽,冬处松柏。’”(《说文》)。
惠:“仁也。”(《说文》)。
终温且惠:越来越粗暴,视仁为草荐,拒绝纳谏。
淑:“清湛也。”(《说文》)。
慎:“谨也。”(《说文》)。
之:“出也。”(《说文》)。
思:“容也。”(《说文》)。
勖:读xù,“勉也。”“勉,强也。”(《说文》)。
寡:“少也。”(《说文》)。
译文:
玄鸟必然飞翔,展翅挑出差错之池。
因此贬黜贤臣,远远遣离朝廷。
监视逮捕盼望其回还之士,人们只能雨中无声落泪!
玄鸟必然飞翔,刚正不阿正直秉公。
因此贬黜忠臣,远远赶出朝纲。
监视逮捕盼望其回还之士,人们久立雨中以暗泣!
玄鸟必然飞翔,庙堂之高不远人民之声。
因此贬黜贤良,远远遣送来至西周大展宏图。
监视逮捕盼望其回还之士,却是为我积累人心劳忙。
偏信危言耸听的中间小人,他心智跌入自我漩涡。
粗暴不仁拒绝纳谏,只谨慎于保持自己名声清湛。
自以为先君奋斗取得的天下,用以服务于他各人。
《燕燕》借由描述贤臣被排斥,总结了商纣王失败的第二个原因:个人膨胀,拒绝纳谏,公器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