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23-02-10 19:06)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杂谈

物?

郑小兵

2023.2.10

 

什么是物?这个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问题还用解释吗?是的!在哲学和物理层面,人类始终未曾放弃对于这个问题的追问。

 

根据《说文解字》 無,亡也。亡,逃也。 爲,母猴也。猴,夒(nao二声)也。夒,贪獸也。獸,守備者也。守,守官也。官,吏事君也。 尾,微也。微,隐行也。隠,蔽也。蔽,蔽蔽,小草也。草,百卉也。卉,草之总名也。总,聚束也。聚,会也。会,合也。合,合口也。口,人所以言食也。 爲=贪官、私欲。 尾=普通民众的生活。 無爲=消除腐败、打击贪官 無尾=损害人民利益,践踏民众生计。

(2022-03-26 16:05)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作者:郑小兵

《诗经·邶风·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作者:郑小兵

《诗经·邶风·终风》与女子受辱没有关系。这首诗以终风为比,比喻商纣王肆意用兵践踏、蹂躏外族,造成生灵涂炭。而人民最终会觉醒选择反抗暴政。

原文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作者:郑小兵

《诗经·邶风·日月》与弃妇根本没有丝毫关系。这首诗以日月为比,比喻商纣王占理时得理不让人,理亏时狡辩抵赖的作风。这种作风带坏了整个社会风气,造成商人整体品德出现问题,最终成为天下的罪人。

原文: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作者:郑小兵

《诗经·召南·燕燕》并不是有关送别的诗。这首诗以燕为比,比喻敢于直言进谏的忠臣。全诗仍然以周武王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商纣王拒绝纳谏,赶走忠臣,生怕逆耳忠言有损他的形象。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作者:郑小兵

《诗经·邶风·绿衣》是有吊亡意味,但并非所谓庄姜所作的。这是一首以绿和黄为比,将“绿”比喻为统治者,将“黄”比喻为人民。全诗开篇以讨论绿出于黄,如果脱离了黄,绿就会变色,就会丧失自己的哲学问题。接着深入到作为统治者如果忘记财富是人民所创造,聚敛财富为己有就是犯罪,只有艰苦朴素才能赢得人心的政治哲学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作者:郑小兵

《资治通鉴》后周纪记载后周“太师、中书令瀛文懿王冯道卒。道少以孝谨知名,唐庄宗世始贵显,自是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尝著《长乐老叙》,自述累朝荣遇之状,时人往往以德量推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