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不能有违德性
(2010-11-23 07:08:51)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0十全十美 |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社会是个“压力社会”。“好大鸭梨”,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对现代人来讲,小到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事业、感情、家庭,无一不是压力。这种压力,已经从成人世界蔓延到孩童世界。作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应对现存的压力,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压力,是及其有必要的。因此,我双手赞成中小学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但心理教育,尽管有很强的专业性,但终归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应该符合教育基本的规律、要求和目标。如果违背了这些基本的东西,心理健康教育即使能够一时缓释学生的压力,也不能说是成功的。
尽管心理教育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很晚近的事情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教育中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事实上,培养受教育者健全的心智、丰盈的心灵、坚韧的意志,健康的人格,自古以来,都是教育极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早在古希腊的教育中,就不乏心理教育的内容。古希腊人注重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身心协调,人格得到完善,心灵得以安定,最终能够促进个体健康发展,能够自如地参与社会生活。作为古希腊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多次强调心理教育,比如他主张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使学生培养公正、节制、勇敢的道德品质。主张通过数学、诗歌等课程的学习,对受教育者进行“官能训练”,而官能训练的出发点就是发展心智,这与现代心理教育是不谋而合的。西方社会进入现代之后,心理学和心理教育日益科学化,心理教育乃至教育当中大量使用心理学的方法与工具。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但有一点他非常明确:教育心理学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道德。
由此可见,在西方心理教育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心理教育逐渐专业化。但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心理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工具,在其背后,是价值的支撑。从古代到现代著名教育学家的主张来看,他们从来没有把心理教育与德育分开,明确心理教育是德育的工具,强调心理教育的人文价值。
明确心理教育的德育价值,那么在心理教育手段的选择上,就要与价值、目标契合。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主要用自然、和谐的方式,培育受教育者健全的心智。亚里士多德特别推崇用音乐教化,他认为“雄壮的、英雄的、胜利的曲调产生意志力、坚决、魄力,儿童早年就要听好音乐,它可以发展其欣赏力和理解力”。而在我国,传统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君子,即道德人格的理想化身,孔子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既是对理想人格的描绘,也是包含有培育健全的心理素质内容。而孔子的采用的方式与亚里士多德也不谋而合:“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呼舞雩,咏而归”,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陶冶心灵情操。
相比之下,东莞万江三中心理咨询室利用打沙包泄愤,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就显得粗鄙无比。把中学生逼得要靠打沙包才能减轻压力,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情。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学,一个心理咨询室的问题,显示的是整个教育功利化、粗鄙化、工具化的现实。教育不再以培养受教育者崇高道德理想人格的为己任,而沦为一个流水线,没有生命活力、没有价值的流水线,只是在生产社会机器需要的零部件。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短视浅薄。学生有压力,打一阵沙包,固然一时之间能缓解压力,但长久呢?他会不会觉得打人更会舒缓压力呢?中国社会当下本来就戾气十足,这样的方式,是不是会助长戾气?学生的德性,在一阵脚踢拳打当中,是提升了呢?还是沦落了呢?舒缓压力,能不能用其他更温和、更自然的方式进行呢?这些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提给一个中学,一个心理咨询室的。
本文发表于2011年11月22日《东莞日报》,发表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