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奖是状元情结的延续
(2010-08-10 08:22:44)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0十全十美 |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虎门外语学校今年考上清华的学生黄绮琪将获得60.5万元奖励,其中虎门镇政府奖励30万元,南栅社区奖10万元,虎门外语学校奖励20万元,还有西头村委也奖励其5000元。这也是东莞史上最高的高考奖金。对此,有人赞有人弹,有政协委员提议,希望受奖学生不忘东莞,毕业后能回东莞作贡献,此外,奖高考尖子的同时也别忘了奖那些品德优秀的学生。
高考重奖走到今天,似乎遇到瓶颈,过去一边倒支持的民众,现在却表现出了某种不适。诸多背景要素合成了对高考重奖合理性合法性的质疑,尤其是高考现在几乎已被贴上应试教育的标签,很多人因此认为,重奖高考放大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重奖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高考重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回答这些问题。
中国是一个很有考试传统的国家,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高考,可谓是一脉相承。从很多现代人的高考观念和做法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传统的影子。
传统社会,对于科举考试中的优胜者,会举行各种各样隆重的仪式予以庆贺。在唐代,及第的进士们,骑上高头大马,出街游行,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世界杯冠军回国后坐上花车巡游,接受万众欢呼拥戴。新科进士孟郊就是在此情此景中,吟出了“春风得意马马蹄,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
明清两代,仪式更为隆重,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出炉后,要举行传胪大典,状元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簪花披红,尽显荣耀。皇帝随即降旨,第一名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授官之后,状元还要领衔率新进士参接礼部的宴请,称之为“恩荣宴”。最后是题名进士碑,把各位新进士的名字统统刻上,以作永久纪念。凡此种种,无一不在渲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引导人们建立崇尚读书、尊师重教的价值观。
在古人的观念中,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读圣贤书本身就是一个责任,一件重大使命。学子们读书作文,无一不关乎伦理道德,这厢读高尚的书,说高尚的话,写高尚的文章,那厢考中功名反而要物质奖励,倒是有辱圣贤、有辱斯文了。此外,从国家的层面来看,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国家干部,以重金取士,与“德治”的理念也格格不入。因此,基本上很难看到国家给予当时的状元等重金奖励的。
在古代社会,物质奖励并不是绝无仅有。但是,主要是民间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在民间,有很多家族,会对考中功名的子弟予以一定的奖励。不言而喻,这种奖励是很功利的,出一个官员,对于家族的兴盛意义重大。
不幸的是,在今天,社会上流行的种种对于高考状元,高考名校生的推崇、奖励乃至炒作,对于传统中那些形而上、引导建立良好公共道德的精神遗弃殆尽,而把那些形而下的、功利性的东西发扬光大。对于高考成功学生的奖励,唯分数是问,唯录取院校是举,而不计其他。在这其中,政府的政绩、一些人和一些机构的商业利益起着主导作用。
对于政府而言,诸如此类的奖励能够起到什么样的引导作用,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值得追问。一方面,政府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强调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另一方面,却对高分者给予重金奖励。如此行为,会在公众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政府任何的行为,都会对公共道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为政者不可不慎。
本文发表于7月26日《东莞日报》